系统解题——凝聚合力画好发展“同心圆”
2025-04-22 15:58:21  作者:王雪  编辑:吴倩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点击:

  2024年12月26日,横贯长三角的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同步启用,缩短了出行时空距离,增添的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动能。

  看得见的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看不见的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多重交汇激发了向前发展的无限活力,背后凝结着各领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自觉融入和服务改革大局,上海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系统思维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全市各地区各部门扛牢政治责任,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目标任务抓好落实,齐心协力画出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攥指成拳,监督力量高效联动

  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之畔,一座结构像四合院、以三座步行桥跨水连接三地的标志性建筑正在加紧建设中。这便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项目方厅水院,也是全国首个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的建筑工程。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纪委监委签署联合监督协议,围绕立项、审批、招标、建设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督,每季度开展联合监督行动,并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纪委的日常沟通。一系列协作,不仅为重点项目廉洁高效建设提供保障,而且通过监督联动推进三地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打通多地多部门之间工作流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等裉节堵点,有效破解了“地虽近、路难通”“事虽小、难协调”问题。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有着众多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的相关布局。紧盯重点项目及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跨区域跨层级联动,能够有效发挥各方优势、形成监督合力,保障“国之大者”落地见效。

  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长远发展的超级工程。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纪委按照监督台账分工,牵头对项目建设进行“央地协同”“室组地企”联动监督,分别发挥监督检查室视野广、协调能力强和企业纪委了解业务、抵近监督的优势,发现并推动化解该项目在专业分包管理等5个方面的廉洁风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攥指成拳凝聚合力既是联动监督的目的,更是进一步提升监督效能的基础,最终带来的是综合效果的叠加。这一点,也成为许多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感受。

  “通过联动监督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健全机制,切实帮助解决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纪委副书记陈琪分享了切身体会。在推动空运口岸进口货物通关时效优化工作中,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第六监督检查室和机场集团纪委依托“室组地企”协调机制,先后开展联合调研、专题座谈交流等,督促机场集团和300余家关联单位签订公约,目前整体通关时间已由66小时缩短至40.5小时,推动困扰上海空运口岸多年的问题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浦东新区张江机器人谷某工厂,近百台即将成型的人形机器人整齐排列,等待完成一系列动作测试。

  同题共答,“两个责任”贯通落实

  近日,上海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围绕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建设、海事仲裁服务创新等主题,牵头组织对口联系的驻市高级人民法院、驻市人民检察院等纪检监察组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一场政治监督联组“述情会”。会上,职能部门分管领导介绍各项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交流政治监督情况,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现场提出意见建议。

  这既是一场“室组”联动监督会议,也是一次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密切沟通。对照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会商交流,深入了解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充分利用好每次碰头会、例会、座谈、调研等时机,与驻在部门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及班子成员进行会商。”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构建起以专题会商为主体,定期会商、即时会商为补充的会商机制,丰富组领导与职能处室负责人的沟通渠道,加强联络员对接交流,多方位多角度跟进了解和分析研判任务进展。除了面对面“听”,还有不少地方用走下去“看”的方式掌握政策落实“活情况”。如浦东新区纪委监委实地走访擎朗智能、中微半导体等重点企业,收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创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做深做实政治监督奠定基础。

  精准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党委(党组)反馈,促进主体责任履行明确“靶向”、有的放矢,是“两个责任”贯通落实的有效抓手。静安区纪委监委加强与区委办、区政府办督查部门的沟通,共同厘清本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聚焦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开展延伸走访。针对监督发现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推进机制不够完善、落实举措不够细化等问题,区纪委监委立即向区建设管理委反馈,督促其充分发挥区城市更新领导小组的牵头职能,研究制定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意见,细化工作任务,推动区级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不断优化。

  同题共答、同频共振,政治监督的实效在“两个责任”高效互动中愈发凸显,同时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在加强监督成果运用方面,上海市纪委监委定期梳理总结政治监督情况,向市委及主要领导报送,为市委季度工作会议点评、年度绩效考核等提供参考。去年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中采用政治监督情况点评97项,见人见事指出问题、压实相关部门责任。2024年10月的市委季度工作会议召开后,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第一时间将会上提及国资国企方面的3个问题纳入监督清单,督促市国资委党委逐项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并持续监督跟进落实情况,去年底已全部整改到位。

  融入治理,监督监管协同发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有力政治监督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还需要监督监管统筹衔接,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去年初,闵行区纪委监委会同区发改委、区经委、区科委、区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聚焦“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等情况对相关单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4个方面10个具体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在联合调研基础上,区纪委监委还牵头建立虹桥国际商务区政治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区属国企和纪检监察组织,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市委区委工作要求等共同“圆心”,盘点任务进展、分析问题症结、交流意见建议,推动各部门齐心协力抓好改革落实。

  以系统思维做深做实政治监督,也是破除影响改革发展的桎梏藩篱、促进监督融入治理的现实要求。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引导推动作用,有助于为多部门统筹联动事项赋能加力。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鼓励科技管理部门及各类创新主体担当作为,上海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与驻市科技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在分管领导带领下,联合市科学学研究所智库力量组建了工作专班。专班向市科技两委全体领导及各业务处室制发意见征询书,一对一访谈8个业务部门,并联合上海30多家高校、医院纪委调研摸排所在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困难障碍,把收集到的几十条意见建议汇总梳理成科创中心建设政治监督调研清单。多方协调下,推动市科委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尽职免责机制等融入其中,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推进改革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往往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靠某个职能部门单兵突破行不通,需要纪委监委协调解决问题、打通堵点。”采访中,不少职能部门干部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在政治监督推动下,各责任主体的履职尽责意识不断强化,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提升,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