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破题——让监督“对准焦”落到位
2025-04-21 16:44:52 作者:王雪 编辑:吴倩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社 点击:
春来潮涌起,东方满目新。这个春天里,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中国电信临港信息园区二期项目签约落地,徐汇西岸模速空间焕新亮相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的上海,一系列试制度、探新路的改革举措正加速推进,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展开为生动实践。
将部署化为行动,把蓝图变成现实,离不开以绣花功夫真抓实干。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上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精准思维破题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抓落实,用监督“小切口”推动发展“大变化”,保障各项部署举措精准落地。
具体到点,细化分解监督任务
聚焦方能精准,精准才更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政治监督必须具体而精准。如何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做到既站位全局把准方向、又明确抓手细化实化,上海市纪检监察机关用持续三年的实践作出了探索回答。
2023年5月,上海市纪委监委着眼“建机制”,出台关于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的指导意见,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对账”,确定72项年度政治监督重点任务,运用“一账三看六清单”机制逐项明确“监督什么”“监督谁”“谁来监督”等,把任务精准到点、责任落实到人。2024年市纪委监委继续围绕“强功能”,制定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工作方案,强调运用监督清单、问题清单,提高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能力。“今年我们将锚定‘实效果’,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分层分类精准监督、跨区域跨领域协同监督等方面深入探索,突出督责任、督进度、督成效。”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在市一级示范推动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细化本地区本部门政治监督任务清单,在做好“必答题”基础上谋划“自选动作”。徐汇区纪委监委把全市“大台账”变为本区“明细账”,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社区建设作为重点监督任务,精准推动大模型招商工作专班为近50家入驻企业提供政务、算力等“一揽子”优质服务;驻市经信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通过组织驻在单位相关处室召开专题研究会和政治监督推进会,会商确定各项目的监督内容、年度目标、责任人、责任处室等,促进任务精准分解到位。
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既要建立监督台账、实现监督任务精准化,也要细化监督标准、强化跟踪问效。“第35项‘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低效用地减量10平方公里’年度任务;第44项‘深化完善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平台’明确‘完成13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等阶段目标……”上海市纪委监委2025年度重点监督任务聚焦中长期战略落实成效量化当年进度目标,就体现出对监督标准和成效评估的精准探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提出的重要要求,市纪委监委细化“五个有无”监督标准,即重点查找有无政治偏差、目标落差、进度时差、履职温差、纪法负差。在此基础上,浦东新区纪委监委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政治监督质效评估课题调研,汇总调研情况及发现问题,探索建立政治监督质效“五维”评估机制,进一步明晰方法路径,以精准评估促精准监督。
动态跟进,因时因势调整重点
翻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七个聚焦”指向鲜明,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统筹推进,绘蓝图、定目标、明方向。
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上海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实现改革总目标和“七个聚焦”、13个分领域目标进展情况,联系上海实际细化监督内容。当月就将“贯彻中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及我市实施方案”等7项重点任务增写“入账”,同时调整完善原有任务举措等13处。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也随之精准对标、逐级分解,监督任务更加精准聚焦。比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在市级监督重点任务台账及时补充相关内容后,市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会同临港新片区纪检监察工委将该项目细化为“探索清单制数据管理模式”等4项具体监督内容,进而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监督举措,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抓好改革落实。
动态更新并不意味着只做“加法”,让监督“对准焦”落到位,不仅要紧盯新部署新要求及时新增“入账”,同样也需对一以贯之的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以精准化清单管理撬动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的监督推进。
2月5日,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同步发布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召开“新春第一会”是上海连续8年来的常态化动作,以“店小二”理念逐步优化为企服务,已成为年年“上榜”的重点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8.0版行动方案在标题中即开宗明义突出“提升企业感受”,主题更鲜明、任务更聚焦,紧跟部署的一系列具体举措也随之迭代升级。
在坚持中不断深化细化,上海市纪委监委连续多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及时将去年推出的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有关内容纳入台账,并针对监督发现的配套服务管家效能和工作量尚不平衡等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印发重点企业服务管家工作指引,更加精准、高效提供涉企服务。围绕每年度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工作,驻市商务委纪检监察组督促驻在部门充分用好政企沟通圆桌会等机制倾听企业诉求,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则与市发改委营商处负责人点对点会商反馈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动下,新发布的8.0版行动方案“条目变少却更精准”“更突出易读性”“更关注落地效果”,让市场主体真正看得见、感受到好的变化。
虹口区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企业商户进行走访,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杨 辰/摄
立足实际,分层分类精准施策
政治监督精准化还体现在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不分对象、不问情况地“一刀切”、齐步走、简单化。
“不同地区功能定位、不同部门职能职责、不同层级目标任务有差异,监督要推动解决的问题自然也不同。”上海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实践中,市纪委监委指导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突出重心、跟进监督,推动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大零号湾”是上海目前唯一一个以“科技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也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实践地。依托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势,闵行区稳步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一家家高科技企业迅速扎根成长。在此过程中,闵行区纪委监委细化制定政治监督工作方案,并向功能区管委会派出政治监督专员。调研发现,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孵化器建设效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区纪委监委及时反馈督促区科委、大零号湾集团及相关部门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沟通联动,完善创新创业基地孵化服务功能,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大零号湾一公里孵化器”等基地合计已有50余个科创项目注册落地。
深化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许多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监督保障工作要想跟得上、督得准、出实效,也需要坚持守正创新,准确把握并充分尊重科研规律、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事求是、灵活高效开展监督。
针对推进改革创新中可能存在的干事怕出事、出错怕问责等顾虑“心结”,上海市纪委监委印发《关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工作指引》《关于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若干场景问答》,以科学精准的监督执纪执法导向引领正确的干事创业导向,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在着力营造全市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大背景下,各层级各领域纷纷探索制度创新。驻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聚焦国资基金“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推动驻在部门出台《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率先完善国资基金考核、免责机制,成为该领域该方面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度文件,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
精工织锦绣,涓滴汇江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破题深化,以绣花功夫全面推进,用探索政治监督精准化的工作实践,助推上海聚力改革、狠抓落实,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