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辟道路的重要著作
2024-12-24 10:08:56 作者:操宇晴 编辑:蒋健 来源:学习强国 点击:
1924年,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作为《百科小丛书》第五十一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一百年来,它对中国史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白寿彝在《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一文中写道:“《史学要论》是一本不到四万字的小册子,但这是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辟道路的重要著作。这本小册子凝结着一个革命家、一个无产阶级理论家对人类前途的真挚的希望。”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他撰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文章,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他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唯物史观研究和史学思想史课程,将史学领域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史学要论》是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阐述其史学理论的一部开创性著作。全书结构严密、逻辑清晰,分为“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史学与其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六个部分,初步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
李大钊还阐述了“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历史学不是历史本身,而是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即研究“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的文化的学问”。概括而言,“历史”是“主体”,“历史学”则是对“主体”的认识和研究。他基于唯物史观,对历史、历史学等作出准确而崭新的定义与辨析,为明确学科的基本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核心问题,倡导构建历史理论。唯物史观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同时,各门学科在此基础上仍需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运用唯物史观系统探讨了史学的研究对象、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史学功用等问题,从而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这在当时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他认为当时许多史学家过于注重“记述历史”的整理,“而于一般史实理论的研究,似尚置之度外”。他倡导,历史学既具有科学性,其目标不仅在于具体史实的考证上,更应致力于“一般的理论的研究”,承担起建构历史理论的重任。
李大钊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在《史学要论》中明确表示“知道过去的历史,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他还明确指出:“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因此,他强调:“我们既认定世界是进步的,历史是进步的,我们在此进步的世界中,历史中,即不应该悲观,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的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世界。”这种对人类前途的信心正是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认知。
《史学要论》于1924年出版、1926年再版,反映出它在当时史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知识分子纷纷在论著中发声响应。史学家李则纲的《史学通论》一书直接引用了《史学要论》关于“历史”“史学”概念的演进。著名学者杨鸿烈在《史学通论》中转录李大钊的历史分类表,并称“这样伟大的系统在史学思想史自有其相当的地位”。《史学要论》和李大钊的学术思想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著名学者王森然在《近代二十家评传》中称他“开数十年后治学涂术,厥功伟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学要论》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写成的史学概论”。今天,我们重温这一蕴含着丰富而深邃思想的史学经典,仍可感知其智慧、魅力与深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