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12-23 11:38:00  作者:臧峰宇  编辑:蒋健 来源:学习强国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的精神品格。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汲取强大动力,自觉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规律性,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蕴含的方法论原则。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秉持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变革体制、融入世界、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在变革发展中解放思想、坚定信念、磨砺品格、淬炼精神的过程,不仅富足了人民的物质世界,更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有思想解放作行动先导,都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涵养中国人的价值情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第二个结合”中形成的新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要顺应历史潮流,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展现旺盛的时代活力。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深厚的历史自信使马克思主义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进一步开拓创新、勇于担当。要深刻认识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此基础上,理解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辩证法,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破解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问题,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扩大国际人文合作,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与知华友华学者共同破解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以超越“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路与方法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更好传播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全球治理领域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汲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强调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倡导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格,同时也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就要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和主观偏见,敢闯敢试,找准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正确判断当前实际和客观实践,找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与着力点,进而破旧立新,具有明确的目的论意义。“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汇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活力与整个社会最大的共识,使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实践转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中。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是改革开放的内生力量。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中华文明绵延繁盛的活力源泉。中华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深刻映现。开拓创新就要更新传统观念,树立竞争、创新、平等、效益等现代意识,把握现代文明发展趋势,有效解决一系列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转型。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人们在各行各业大胆探索,让经济社会各领域内蕴的活力持续迸发。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涉险滩,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在改革创新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扩大自主开放,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贸易、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国际合作网络。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良性互动。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大历史观和新文明观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文明和谐发展的时代主张超越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实践路径。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确保思想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将其在实践中转化为现代化建设能力,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造。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而且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断培育和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进一步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文化体制改革旨在激发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精神富足。“相对于物质满足,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诉诸长远、诉诸千秋万代的视野与情怀。越是物质富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是强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基础,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进一步激发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活力。要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推出能够矗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精品力作。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应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实现文化领域各种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构建与新的技术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促进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既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又切实保障文化安全。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更好满足网络主体的现实需要,实现网络文化繁荣和生态良好,要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使人们的信息化网络化生活高质量开展,网络文化品质有所提升。要以法治力量推动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与科技伦理研究,实现网络运行有序、健康发展。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互利合作、命运与共,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拓宽对外传播平台和路径。秉持九州大同的天下情怀,遵循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铭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金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倡导各国平等相待与合作共享的价值观,形成包容、联动、会通的世界文化交往图景。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有效提升对外传播的效能和质量,要深刻把握信息时代国际传播规律,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和表述,增强对外文化传播的叙事能力,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世界历史意义,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形象。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要促进国际人文领域互联互通,引导知华友华的海外学者研究中国问题,加强比较文化研究与文明交流互鉴,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意义,更好连接不同文化、增进各国友谊、推动全球发展。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培育和汇聚优秀文化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文化艺术人才,对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的人才提供更好发展空间。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培养以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

综上,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党领导人民实践奋进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历史眼光和主体意识深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使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体化。将“两个结合”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加强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使中华文明、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融会贯通并实现综合创新。在历史进步中推动文化进步,将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实体性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