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推动改革开放迈向新高度
2024-12-13 11:00:15 作者:韩颖 董雪贝 编辑:蒋健 来源:学习强国 点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列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强调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这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的进程首先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着手,并以此为着力点来带动其他领域的全面改革。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重要作用,对于不断完善和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突破
我国的改革开放率先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不仅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还宣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议题,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协调深化。我们要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探索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部分,逐步建立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的实践路径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抓手,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迈向新的高度。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时刻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克服改革道路上的困难,确保改革开放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从而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要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在体制机制上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