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为青少年讲好党史
2024-04-11 10:52:54 作者:卢立建 编辑:蒋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点击:
讲好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由于现代传播手段多种多样,青少年的党史知识来源是多元的。这些知识良莠不齐,有些错误观点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这就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站稳立场,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全面把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基础上,分清主流和支流,认清现象和本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握主题主线,构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叙事,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在讲授历史的过程中倾注理性之光
历史之谜的解答,离不开理论的阐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条例》强调:“坚持学党史和悟思想相统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党的历史不是一堆历史事实或材料的堆砌,不是单纯偶然事件的发生和组合,而是受复杂的历史规律支配。只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党才能够更好地前进。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党史学习教育中,历史思维不能缺席。要引导青少年把学习历史与思考、观察、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养成历史思维。
让历史对话现实指引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党史不仅是“过去的历史”,而且是“现实的历史”、“当下的历史”,只有加强与现实的对话,发掘党史与现实的相似性、相同点,才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党史。只有打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才能引导青少年做到“以史为鉴”。
增强党史的“在场感”,方能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从“以史为鉴”的角度,面向青少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和重大成就,更要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提供启示。为此,要强化问题意识,扎根现实土壤,解答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通过学习党的奋斗历程,引导青少年回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怎样从胜利走向胜利;通过讲述身边模范党员的故事,启发青少年将个人前途与国家事业发展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通过持续不断开展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会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按照党的要求锻炼成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