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体系
2023-02-28 16:24:28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教育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科学内涵中的核心要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立国之基、民族之魂。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个人的德,是社会的德,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统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体系。

       一要全面融入专业建设。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教学体系的“四梁八柱”。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体系,首先要全面融入专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建设全面融合的有效路径是专业思政。新余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充分发挥江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专业思政建设,而且紧密结合建设一流专业、推进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评价的实际,推动各专业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专业思政教学改革,努力开发每个专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资源。现已建成专业思政试点本科专业26个,占全校本科专业数的70%。

       二要全面融入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抓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体系,必然要全面融入课程建设。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其他课程也肩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职责使命。新余学院在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着力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的“1+5+N”课程体系。“1”是做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学校成为江西省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的牵头单位之一,多次获得教学大赛一等奖。“5”是建设了5门特色校本课程,组织编写并再版特色教材《沐浴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文学篇),并开设为全校公共必修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开设“沐浴经典(音乐篇)”“沐浴经典(美术篇)”“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大学生法治素养”和虚拟仿真课程“永远的精神——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4门公选课,获批江西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10堂精品课程之一和省级虚拟仿真课程,主讲教师入选江西省习近平法治思想5位宣讲名师之一。“N”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江西高校所有课程思政的基本元素,现已重点建设了16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要全面融入教学运行和模式创新。教学运行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直接关系教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教学体系,还要在教学组织实施、教学重点环节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中全面融入。新余学院结合毕业论文答辩同步开展了德育答辩,把通过德育答辩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学院还延伸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链,打造了“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等第二课堂和“阳光星期六”“榆常青”等第三课堂。第二、三课堂实行学分制,修满相应学分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新余学院在学生评价和综合素质测评中突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构建了“五育”并举的学生评价体系,成为江西省教育评价改革的试点牵头单位之一和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学院还结合校训精神举办“求新”“求实”“求善”3个实验班,通过开设通识课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和书院制管理,强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创新了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探索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