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2023-03-14 12:02:31  作者:李靔  编辑:蒋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点击: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将“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列入今年主要工作,是对党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彰显了以严明纪律管全党、治全党的坚定决心,也为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履行纪律部队职责明确了任务、划出了重点。

       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推动形成遵规守纪高度自觉

       党的纪律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更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尊崇。加强纪律建设不能搞不教而诛,只有抓好纪律教育这个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让党员干部学纪、明纪、守纪,才能充分发挥纪律建设的治本作用。对此,二次全会工作报告要求,“强化经常性纪律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

       作为党的总章程,党章是党的纪律、规矩的总源头,加强纪律教育必须回到源头,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党的二十大党章充实党的纪律部分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划定了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高线和底线。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提高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章意识作为纪律教育的首要任务,推动各级党校、干部学校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必修课,促进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使全党同志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年轻干部事关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和长远发展。少数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反映出纪法意识的淡漠和思想教育的缺位。继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对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后,今年的二次全会再次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年轻领导干部纪律教育”,进一步凸显了源头治理、固本培元的理念。纪检监察机关应抓住年轻干部新入职、新提拔等重要节点做实纪律教育,让其从进入干部队伍起就知道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扣好廉洁自律“第一粒扣子”。

       加强纪律教育,还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要把常态化纪律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文化教育贯通起来,注重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让党员干部既能学有榜样、又能引以为戒,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切实维护纪律刚性和严肃性

       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前所未有重视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六项纪律体系,新制定修订的党内法规占比超过70%,党的纪律建设“四梁八柱”日益夯实。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认真,要害是从严。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对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规定和规章制度作出专门部署,既体现了一以贯之持续从严的鲜明态度,又是让铁纪“长牙”、发威的有力举措。

       2023年2月5日元宵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3名中管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一天连打三“虎”,正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生动体现。从近年查处的案例看,对党纪缺乏敬畏、不按法规行事、钻制度空子等问题并不鲜见,不收敛不收手者依然存在。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从严执纪上下更大功夫,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通过高压态势、严的基调,不断增强纪律刚性约束力。

       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必须通过有力政治监督,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对搞“小团伙”“小圈子”的人决不手软,坚决清除“两面人”“伪忠诚”。严明政治纪律离不开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对此提出明确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应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督促党委(党组)完善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今年初,适逢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集中换届选举,严明组织纪律、换届纪律,也成为从严执纪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严肃查处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等破坏党内选举制度和人大选举制度的重大案件,有力维护了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新征程开局之年,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还进一步点明“严惩‘政治骗子’和政治掮客”,为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换届纪律、确保换届风清气正提供了遵循。

       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用纪律这把“戒尺”管党治党,目的不是把人管死,而是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这就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把严的基调和实的要求结合起来,把好执纪的尺度、力度、温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做到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

       党员破法始于破纪,“四种形态”贯通规、纪、法,层层构筑防破纪、防破法的坚固堤坝,体现了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共183.8万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123.2万人次,占总人次的67%。实践证明,“四种形态”既让纪律标尺立起来、严起来,又避免“一棍子打死”,发挥了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综合功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政策策略,特别是在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关口”前移、监督常在,帮助党员干部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以自身正、自身硬保证干事创业初心不改、方向不偏。

       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二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次全会工作报告也对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作出部署。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进一步完善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度机制,积极容错纠错,严查诬告陷害,及时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