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鼓励“创”的劲头
2023-01-10 15:51:36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共产党员网   点击:

       从1978年开始,发端于农村的改革逐渐纵深推向城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了神州大地,新的理念逐步形成,并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全国第一张个体户工商业营业执照的诞生

  1979年,温州,19岁的章华妹没能端上“铁饭碗”。她是家中第七个孩子,上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14岁那年,母亲重病住院,她中断了学业去照顾。父母退休后,岗位又被哥哥们接班了。章华妹被迫在家待业,却并不消沉。她开始在家门口摆摊卖纽扣、针线、表带等零碎小商品。这件事最初是章华妹爸爸的提议。解放前,她的爸爸做过布匹生意,他一早就看出来这个小女儿身上有种“生意人”的天赋:聪明机灵、健谈随和。

  选择在门口摆摊,则是一种策略。当时,章华妹的行为被叫作“投机倒把”。各地都设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在温州,穿着制服的稽查队员也时不时地巡逻一下。“打办”的人一来,哨声一响,摆摊的小商贩们就得跑,章华妹也立刻收摊躲回家,以免被抓住处理。

  靠着小买卖,章华妹赚钱并不比在工厂工作的哥哥少,对于这个九口之家有着重要的补贴意义,她对自己说:“人家上班赚钱,我也是赚钱啊!想开就好了。”但终究有些抬不起头来。摆摊的时候,遇到昔日同学,她低头,对方撇过头,大家都假装没看见。

  在当时的温州,像章华妹这样的商贩有2000多个。集体经济之外,一股新生力量正从夹缝中悄然生长,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准备迎接时代的浪潮。

  1979年2月,一份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报告中提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1979年末,刚成立的温州鼓楼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找到章华妹,说现在对做生意放开了,可以去领营业执照,还说领了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做。

  听说做生意放开了,章华妹既高兴又矛盾。她像其他小商贩一样存在疑虑,既渴望得到光明正大的身份,又对政策将信将疑,充满不确定感。但在跟父亲商量后,她很快做出决定,填好申请表格送到了工商局。

  1980年12月11日下午,章华妹在朋友的照相馆中拍了证件照,再次走进温州市工商局,用毛笔填写了相关资料,从温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寿铸手中领取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这张执照编号为“10101号”,是全国第一张个体户工商业营业执照。

  北京首家个体餐馆开业

  1980年,刘桂仙与郭培基开办悦宾饭店,拿到编号为001的北京首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此前郭是国营单位厨师,每月收入30多元;刘是临时工,被派到叶剑英家当保姆。两口子生养5个孩子,工资捉襟见肘。

  1979年,邓小平指出,要多搞赚钱的东西,可以开饭店、小卖部、酒吧间。允许自谋职业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方式之一。一次,叶帅夫人曾宪植从英国访问回国,吃饭时感慨说,国外挂中国餐馆招牌的馆子味道都不如小刘做的好,建议她在京开一个,定受欢迎。两口子没敢往这方面想,直到后来曾宪植又催才开始写申请。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回忆:“别人问问没结果就回去了,她(指刘桂仙)那月每天都来工商局问执照,有耐性有决心。我们领导班子就是想搞个试点试一试,一合计都同意给她特批。”就这样,刘桂仙拿到了京城首家个体餐饮营业执照,饭店合法开业。

  两口子动手忙活起来:从单位借来砖头木材搭建厨房,到皇城根买来4张旧桌子15把旧椅子,找了个烤白薯的旧桶改装成灶。开火试灶那天,刘桂仙拿家中仅剩的34元买了4只鸭子,做了几道菜先让街坊邻居尝尝手艺。待郭培基中午下班,胡同里密匝匝挤满了人,队排了到胡同口五四大街上。四桌两灶一门面的悦宾饭店的开张,被美国合众社记者写进报道里: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开张头天两口子赚了38元,顶得上那时工人一个月工资。店里4张桌子一天只能接待十四五个顾客。来吃饭得排号,最末的要排到60多天后才能吃上。但名气大了,各种非议也都来了。直到1981年大年初一,姚依林、陈慕华副总理来拜年,并说不用怕,还建议弄些下酒的凉菜,既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又可以多赚钱,两口子的心才踏实。

  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发布,明确承认“个体劳动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劳动者”。有了这政策,个体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京城个体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鼓励独创精神

  1983年秋天,如何振奋全国人心,唤起改革的热情,让舆论重心再次回到发展的主轴上,需要一个敢干的人作为典型来加热,而步鑫生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在步鑫生的领导下,扭亏为盈,但他的一些独特做法引起了争议。

  1981年,他在厂里提出了“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奖金制度,将做得不好的工人予以辞退,彻底打破了国营企业工人“铁饭碗”的传统。他还做了很多当时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事情”:1981年就给厂里设计了厂徽、厂服和厂歌,而且四处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1982年,上海人民广场周边只有4个广告牌,其中就有海盐衬衫总厂生产的“三毛”儿童衬衣广告。他还在上海火车站的铁路沿线刷广告,用小汽车接送前来订货的客户,而当时,连海盐整个县委都只有一辆北京吉普。

  这些做法为步鑫生招来了很多非议。当时很多人都找到浙江省委告状,要求处理步鑫生。新华社记者将报道步鑫生的稿子写成内参,将对其好的坏的评价都写了上去。1983年11月初,胡耀邦在稿子上作了批示,稿子公开发表。批示是:“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使他们从中受到教益。”11月16日,《一个具有独创精神的厂长——记步鑫生》出现在了中国各个党报的版面上。此报道并未立即让步鑫生大红大紫,反而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很快,《工人日报》浙江分社的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独创精神》的内参再次送达胡耀邦案头,里面列举了步鑫生“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收买记者”等14种行为。胡耀邦指示浙江省委进行调查。1984年,浙江省委联合调查组进驻海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步鑫生虽有缺陷但改革的事情并没错。随后,中央指示全国推广步鑫生的精神。2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浙江省委支持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的报道,并配发“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长篇按语,肯定其改革创新精神。次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题为《浙江省委充分肯定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出要积极支持敢于改革创新的干部》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