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贸港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2022-05-25 15:39:17  作者:李伟铭 黎春燕 杜嘉欣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自由贸易港。此前,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要依托现有创新创业基础,从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强化企业梯队建设、提升载体服务能力、增强产业园区研发投入、打造人才成长沃土等方面着手,全面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促进创新要素集聚,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基础

  新旧动能初步转换,产学研协同加速推进。“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十二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互联网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超过30%;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科院在琼科研机构达20余家,较好实现科研机构高位嫁接;全省累计创建院士创新平台一百多家,柔性引进院士上百名;实现省内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全力推进建设南海海洋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先进技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筹)落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产学研协同效应日渐增强。

  园区集聚成效显著,特色产业链优势突出。“十三五”期间,海南省重点推进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两个“双创”示范基地以及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建设,共建成国家级孵化器等“双创”平台载体16家。各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成效初显,形成了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东方临港产业园为核心的油气产业集聚区,以海口保税区、海口高新区等聚集区域组成的“海口药谷医药产业基地”,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并吸引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360、迅雷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和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吸引力彰显。在人才引进方面,海南省率先出台以薪酬水平为导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2020-2024年试行)》,首创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财政支持方面,我省首支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落地,出台《海南省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制度创新方面,全省共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批123项,包括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应用、国土空间用途审批“多审合一”、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等,充分彰显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的全球吸引力。

  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路径

  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快落实《海南省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要求,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增加创新创业资源供给,促进创新创业主体能力提升。在政策扶持方面,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契机,推动“双创”示范基地、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等建设,推动创新创业进入高质量快速发展通道。在财政上,加大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建立健全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营造时不我待的创新氛围。

  强化企业梯队建设,多赛道培育行业优等生。重视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梯度培育,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潜质。一方面,着力招引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资金实力较为雄厚、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联动、要素互补与产销合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实施“雏鹰”计划,引育结合集聚一批创业创新型“雏鹰”企业,分批次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领域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打造细分行业赛道的优等生。

  提升载体服务能力,构建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创新创业载体是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基础。目前,海南省很多创新创业载体仍然扮演着“二房东”角色,只是单一地为创业者和企业提供办公场地,租金收入在创新创业载体营收中占比很大,对载体内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的增值服务和资源支持不足。一方面,需要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服务能力,增强创新创业载体的吸引力和孵化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孵化平台优化运营机制与管理,明确不同创新创业载体的产业和功能定位,提升创新创业载体在技术、资本、交易以及人才方面的服务能力,逐步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新创企业能够快速融入海南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并且能够便利地从中获得创业资源的支持。

  增强产业园区研发投入,差异化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产业园区作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利于实施政府统一规划,集中企业统筹管理,整合资源集约利用,进而提高整体效益。应抢抓建设创新型省份机遇,采取差异化措施激励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比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提升传统热带农业、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效益;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转型,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培育数字新业态新产业等。

  打造人才成长沃土,集聚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资源。对标新加坡、中国香港等自由贸易港,优化我省人才成长环境。一是采用因需制宜的引才方式解决紧缺人才问题。调查梳理海南省长期紧缺专业人才清单,畅通紧缺人才入籍海南的绿色通道。每年跟踪研究海南省短期紧缺专业人才,灵活安排相应推广活动和配套政策,快速引进多种类型专业人才。二是借助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资源弥补科技人才不足短板。提炼企业科技攻关难题,通过省级立项、“揭榜挂帅”等方式向高校及科研机构公开招投标,以项目集聚带动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企业关键科技攻关。三是依托江东新区、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等国际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面向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在岸注册、远程研发、团队共享、国际合作等方式,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转化等业务,直接或合作转化离岸技术成果,探索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