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贸港建设中正确把握“功成”与“我”的关系
2021-08-30 17:01:57  作者:海南日报评论员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最近一个时期,省委书记沈晓明同志多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在自贸港建设中把方向、把节奏、有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对领导干部来讲,正确把握“功成”与“我”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把握不好,政绩观就难免会出现偏差,造成失误。因此,我们要深化认识,提高干事创业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

  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体现了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自贸港建设要经历一个过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深圳、浦东分别经历了40多年、30多年,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海南自贸港建设刚拉开序幕,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追求短期的“功成”、近期的“喝彩”,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夜之间放个大卫星”,其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走弯路。“功成不必在我”要求领导干部遵循自贸港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干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已经明确的每一项工作。强调“功成不必在我”,也体现了一种甘做铺垫的政绩导向。古往今来,为官从政者都在意“政绩”二字,这是担当尽职的自然追求。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好大喜功,只求眼前政绩、不管身后“洪水滔天”,只重速度、不重质量,只重发展、不计污染,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样的“政绩”越多,对百姓福祉损害越大。“功成不必在我”要求领导干部在自贸港建设中“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多做让海南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强调“功成不必在我”,还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名利之心人皆有之,这原本无可厚非。然而,有的领导干部投机取巧,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严重者最终堕入腐败的深渊。“功成不必在我”要求领导干部在自贸港建设中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只问自己为百姓做过什么、能为后代留下什么,甘于“自己培土栽树,后人享荫乘凉”。

  强调“功成必定有我”,要义是在自贸港建设中不能当局外人、不能当“看客”,而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尽其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敢于负责。习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习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作为领导干部,占着位子就要干事,戴着帽子就要想事,只有时时处处想担当、敢担当,才能在自贸港建设中有所成就、干出一番事业。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作为。“功成必定有我”,不是花架子,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做支撑,老百姓要的也是实效。作为领导干部,在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工作中,要把大胆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勇、又有谋,既有打开局面的思路,又有攻坚克难的实招。

  “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可能自然而然养成,要达到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既要靠各级组织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营造激励干部担当实干的良好氛围,更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努力。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境界和格局,强化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理想信念“总开关”的问题;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因一时得失或因外界杂音、异议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甚至改变既定战略,只要认准是有利于自贸港事业的、有利于海南人民利益的,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一届、一代接一代地干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