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扛起海南自贸港担当
2021-08-02 10:59:39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的号角。海南如何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担当起新的使命?记者近日专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熊安静,请他分享学习体会。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结合您的学习收获,请谈谈个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理解?
熊安静: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谈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表述上也经历了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从毛泽东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到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名词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
“走自己的路”是从共性角度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共有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角度讲的,是走自己的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从现代化的具体实现形式角度讲的,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注重“中国国情”,也彰显世界意义。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请您谈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意义?
熊安静:自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来,有100多项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相继出台实施,海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又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进展和成绩的充分肯定,我们听后倍感振奋和鼓舞。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海南自贸港建设对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意义。海南自贸港实行“境内关外”模式,且是非独立关税区,这一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模式在全世界都没有类似的先例,也没有现成的经验或模式可以照搬。放眼全球,全世界没有一个自由贸易港覆盖全岛且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公里,没有一个自由贸易港常驻居民过千万且农业人口占比超过60%,没有一个自由贸易港周边既有14亿人口国内市场又有近7亿人口国际市场相邻。中央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基本原则为,借鉴国际经验,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突出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我的理解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注重运用市场和资本但不被市场和资本所俘获的发展路径,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智慧,同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并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做到“九个必须”。您觉得,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何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贡献海南智慧?
熊安静:“九个必须”源于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九个必须”是一个逻辑非常严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精髓要义,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我们要自觉扛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抓住重要的窗口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坚定践行“九个必须”要求,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确保实现党中央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