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审计监督保障 建设清廉自贸港
2021-06-25 10:01:54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在省委七届十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深化标本兼治,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加快建设清廉自贸港。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清廉自贸港建设中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全省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角色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坚定不移反腐败,充分发挥反腐利剑作用,把建设清廉自贸港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抓在手里,扛在肩上,不辱使命。
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审计监督重点
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是宪法、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全省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盯推进海南高质量发展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牢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和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心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善于从政治角度看经济问题、看社会现象、看开放力度、看社会效果。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治理效能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为自贸港建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认真研究我省“十四五”规划,科学谋划好审计项目计划,紧盯“过紧日子”要求的落实,强化中央直达资金分配使用和绩效、项目落地、“3+1”主导产业、重点园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民生、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充分发挥审计专业优势,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及时反映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促进财政规范管理。以强有力的审计监督,维护好海南的政策环境、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三大核心竞争力。
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深入推进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
全省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要把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争当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的表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审计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
审计机关作为监督部门,要坚持刀刃既向内又向外,当好作风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在审计监督中,针对解放思想十个方面堵点和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八张画像”等,深入剖析部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根源,督促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促进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把抓好审计整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风整顿建设年活动与“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的抓手,把省委审计委员会每两个月、省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狠抓审计整改“回头看”,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结果不满意不放过,帮助被审计单位理思路、理方案,一起推动问题解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加强审计自身建设,从严整治审计干部队伍。在作风整顿中,厅处级干部带头下基层到一线,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锤炼严和实的工作作风,以“实、高、新、严、细”为工作标准,推动审计干部职责归位、守位、到位,提高学习、领会、贯彻、执行的能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建设清廉自贸港
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的滋生地,也是海南干部被围猎的高发地。省委七届十次全会要求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集中开展土地利用、工程招投标、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省审计机关要把投资领域的监督作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依法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以及其他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公共工程项目的预算执行、决算以及有关建设、运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严格落实审计署《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通知》要求,推动投资审计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按照省委的部署,加大对全省重大公共工程和土地出让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扭住问题不放,重点揭示投资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策划储备决策机制不完善、项目推进不力、投资效益差、围标串标、项目拿回扣、损失浪费等问题,推动业主单位、建设单位、监管部门压实责任,规范投资行为。加强“纪审结合”“巡审结合”,落实好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
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持改革开放和从严治党统一
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要以有效监督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一把手”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相关规定精神,扎实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市县党政、省直部门(单位)和省属高校主要领导干部,以及省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恪尽职守,带头增强法治观念、带头依法办事,带头秉公用权、廉洁用权。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结合起来,重点关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的落实,以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禁塑”、装配式建筑等先导性项目建设情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确保海南的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全面从严治党,决不能把改革开放和全面从严治党两者对立起来。海南自贸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省审计机关要深入领会要求,一方面,加大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治已病、防未病,建立健全审计容错免责机制,执行好已出台的《关于建立审计容错免责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督,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反腐利剑作用,铲除腐败温床和土壤,加大对案件线索的移送力度,坚决打击犯罪、惩治腐败、形成震慑,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
省委书记沈晓明要求,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必须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必须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审计机关要坚持守正创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运用“魔方思维”对全省审计工作和审计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努力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运用好财政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四个平台”,实行“平台+N”工作模式,加强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通过创新提质增效,有效化解人少、事多、标准高的矛盾。
善于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加大对财政审计的力度,坚持“全省一盘棋、三级同步审”,持续对省本级和27个市县区的一级、二级、三级预算单位全覆盖贯穿式审计。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管理平台和同行业同部门上下联审,两个审计自贸港制度创新案例等的运用和经验总结,推出更多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加强与中央军委审计署三亚审计中心的联建联审,构建“军地融合、上下联动”的军地审计新格局。通过审计制度集成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稳步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审计效能的提升,促进被审计单位治理效能的提升,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作用,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作出审计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