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身为一叶无轻重 愿将一生献宏谋
2021-05-24 11:10:08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廉政网   点击:

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在一整个世纪的长河里,上下求索,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的历史。党的百年历史,凝聚着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心血,少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都不算百年。这其中,有一个人,在我看来特别光芒耀眼,他便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对于这位老先生的了解,是通过阅读《清风传家》这本书得以加深的。1926年,于敏出生。他的幼年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军阀混战、日本侵略,苦难的中国人饱受战争蹂躏,这让于敏深深感受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无奈,也让他从此怀抱“科学救国”的家国情怀。

于敏自幼聪明过人,18岁考上北京大学,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他进入了中科院,开始勤于开拓、无私奉献的一生。

在进入中科院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力学,没别的原因,因为这个难度够高,适合他。进入中科院后,于敏转向研究原子弹。但是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他必须从头学起。于敏深知原子弹对国家意味着什么,他埋头钻研,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发展趋势,还写出多篇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

于敏这几篇论文的分量有多重呢?它直接让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国内外专家纷纷好奇,这些论文的作者到底是谁。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在得知于敏是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未得到外国名师指导的本土学者,靠独自钻研获得如此大的研究成果后,朝永振一郎惊得说不出话来。回到日本,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称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时年35岁的于敏已经是原子核领域顶级专家,为我国原子弹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时,于敏接到了新的任务:参加氢弹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巨变。让一个原子核专家去研究氢弹理论,不亚于强迫飞鸟去大海里学游泳。而且,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属于国家最高安全级别,一旦参与其中,意味着从今以后隐姓埋名、奔波忙碌;意味着他要放弃卓有建树的原子核研究,重新从属于真空状态的地方开始起步。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秉持这些信念,于敏毫不犹豫接受任务。自那一刻起,“于敏”这个名字,连同他的工作,一起变成绝密。

国内氢弹研究一片空白,于敏去图书馆找与氢弹相关的资料,只能是空手而归。既然找不到,那就自己研究!有人说,于敏对于氢弹的研究,可以媲美爱因斯坦思考出相对论的过程。二者都是不靠资料支持,完全凭过人智慧思考出来的。仅仅三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成为世界上顶级氢弹专家。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氢弹只有两种构型,美英苏一种,而中国、法国是另一种,即于敏构型。直接以个人名字命名构型,足以说明于敏在这项研究领域的建树之伟。他也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直到1999年,73岁高龄的于敏以及他对中国核科技的贡献才被真正解密。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身负惊天伟业,却深藏功与名,默默无闻了大半辈子,他却风轻云淡地将自己比喻成一片叶子,写下“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的心语。

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我们更需要发扬这种精神,默默耕耘,努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一些事。

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反腐不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在后方“追根溯源”,深化拓展警示教育,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法)短片,编印忏悔录等方式,讲好身边人腐化堕落成“阶下囚”的警示教育故事,教育公职人员要慎独慎微,明法纪,守规矩;党员干部思想出现偏差,主管部门进行“红脸出汗”后,我们及时汇编整理,通报曝光,敲响警钟;摸索出新的成效做法,我们就积极报道推广,有声有图有影地讲好纪检监察故事。当看到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做法、创新方式、工作成效通过我们起草、修改、编辑、审核,最终以新闻宣传报道的多种形式公开发布,供大家学习、借鉴时,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值得的,这番凭着鼠标、键盘、镜头辛勤耕耘,“采得百花成蜜后”的滋味特别甘甜、幸福。(海口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