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海口:身为一叶无轻重
2021-05-14 15:27:37  作者:周幸女  编辑:蒋健 来源:海口市纪委监委   点击:

       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在一整个世纪的长河里,上下求索,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的历史。借用《霸王别姬》里程蝶衣说的话,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点,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我想,党的百年历史,凝聚着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的心血,少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都不算百年。这其中,有一人, 特别光芒耀眼,他便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对于这位老先生的了解,是通过阅读《清风传家》这本书得以加深的。1928年,于敏出生时,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先是军阀混战,又是日本侵略中国。苦难的中国人饱受战争蹂躏,这让于敏深深感受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无奈。也让他种下了“科学救国”的家国情怀,

       于敏自幼聪明过人,18岁便考上了北京大学,又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大研究生。在一次代数考试中,试题刁钻古怪,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平均成绩才20分,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60分,但有一张满分的卷子显得特别突兀,也就是于敏的试卷。研究生毕业后,于敏进入了中科院,开始了他开挂的人生。

       在进入中科院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力学,没别的原因,因为这个难度够高,适合他。进入中科院后,于敏转而研究原子弹。他知道原子弹对国家的意味着什么。但是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于敏必须从头学起。不过对他来说,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难事。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于敏不仅掌握出了国际核物理的发展趋势,还在关键领域,写出了多篇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

       于敏这几篇论文的分量有多重呢?它直接让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国内外专家纷纷好奇,这些论文的作者到底是谁,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在得知于敏是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未得到外国名师指导本土学着,靠独自钻研获得如此大的研究成果后,朝永振一郎惊得说不出话来。回到日本,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称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此时35岁于敏已经是原子核领域顶级专家,为我国原子弹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这一年,于敏接到了新的任务:参加氢弹研究。原子弹和氢弹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巨变,让一个原子核专家去研究氢弹理论,不亚于强迫飞鸟去大海里学游泳。

       而且,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属于国家最高安全级别,一旦参与其中,意味着从今以后隐姓埋名、奔波忙碌;意味着他要放弃卓有建树的原子核研究,重新从属于真空状态的地方开始起步。

       “我不能有另外一种选择”“我愿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秉着这些信念,于敏毫不犹豫接受任务。自那一刻起,“于敏”这个名字,连同他的工作,一起变成绝密。

       但是,国内一篇空白的情况下,于敏想去图书馆中找与氢弹相关的只言片语,却一无所获;既然找不到资料,于敏就自己研究!有人说,于敏对于氢弹的研究,可以媲美爱因斯坦思考出相对论的过程。二者都是不靠资料支持,完全凭过人智慧思考出来的。仅仅三年时间,于敏就解决了氢弹制造的理论问题,成为世界上顶级氢弹专家。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需要强调的是,目前世界氢弹只有两种构型。美英苏一种,而中国、法国是一种,属于于敏构型。直接以个人名字命名,足以说明于敏的功不可没。因此,他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但是1999年,73岁高龄的于敏,及其对中国核科技的贡献才被真正解密。他说,我只是千万分之一,而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觉得“氢弹之父”受之有愧。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矣自慰了。”

       身负惊天的事业,却深藏功与名,默默无闻了大半辈子,第一个名字绝密了28年,他却风轻云淡地将自己比喻成一片叶子,写下,“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弘谋。”用现在大咖谦虚的地说法就是:我于国家之强盛,只做了一些微小的事情。

       我想,在那么艰难的岁月中,于敏尚能如此淡泊明志,我在纪检监察这个岗位上,不也需要这种精神吗?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服从组织的安排,到组织需要的地方去,在纪检监察“三项改革”的历史洪流中,默默地耕耘,努力地做一点事。

       和审查调查冲在一线反腐的同志不一样,我们甘为他人做嫁衣,在“幕后”发出一些声音。他们在前线“打虎拍蝇灭蝇”,我们就在后方追根溯源,深化拓展警示教育,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法)短片,编印忏悔录等方式,讲好身边人腐化堕落成“阶下囚”的警示教育故事,教育公职人员要慎独慎微,明法纪,守规矩;党员干部思想出现偏差,主管部门进行“红脸出汗”后,我们及时汇编整理,通报曝光,敲响警钟;摸索出新的成效做法,我们就积极报道推广,有声有图有影地讲好纪检监察故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人笑言,“爬格子”,是个苦差事,甚至做了一首打油诗 :“爬格子,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喝白水,撒黄尿;伤脑筋,少睡觉。”

       为文之苦,冷暖自知。鲜有有八小时之外的概念,没有约饭局看电影刷抖音的时间。一件事,如何出新闻点,怎么策划,怎样改稿,都需要推敲。数不清多少次为了一句话、一个标题、一篇文章,半夜打电话采访办案人,核对细节,字斟句酌;数不清多少次把稿子交到领导手中,心里惴惴不安,诚惶诚恐,领导一声不吭,自己半天喘不上气来;领导一声叹息,自己面红耳赤……可是当领导认可同意,当稿子被媒体采用刊发,虽然稿件不一定署自己的名字,当看到自己参与策划、修改、审核,日思夜想、抓耳挠腮倒腾出来的文字呈现网站上报纸上时,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这大概就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道理吧!(海口市纪委监委  周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