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海口: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
2021-05-10 15:30:59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口市纪委监委   点击:

       近日,我阅读了这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而发,想分享读后感受。这是一本根据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

       时间要回溯到1969年初,当时还不到16岁的习近平,离开了北京辗转3天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当知青,后被分在了梁家河大队。从那时起,他在这里度过了七个年头。

       在这七年间,他逆境立志。在当时上山下乡的队伍中,他的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梁家河的七年生活特别辛苦,一方面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另一方面心理上落差大,精神上很迷茫,但是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逆境立志,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

       在这七年间,他求学精进。别的知青上山下乡,带的都是吃的、穿的、用的,而他却带了满满一箱子的书。劳动一天回来,大家吃完饭都累得直接躺下了,而他却经常挑灯夜读至深夜,以超出常人的毅力钻研经典著作。

       在这七年间,他踏实勤奋。当时下乡知青心理上遭受强烈的冲击,身体上有很多的不适应,要克服“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于是有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城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的知青纷纷通过招工、被推荐上大学等方式陆续离开了农村。他却很淡然:“走不了我就待着,我本来就是一个农民。”他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农民办沼气、挖井、修大坝,兴办铁业社、缝纫社、机器磨坊,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何总书记依然能够以高标准去要求自己,磨砺自己,为老百姓做实事?随着阅读的深入,结合书中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我慢慢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正是这份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才有了总书记七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襟,才有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通过阅读这本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而正是这份艰苦更让习近平总书记所坚守的那份信念熠熠生辉。反观现在,在如此优越的生活、工作条件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却放松了自己,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工作只为稻粱谋,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感”,表面上看是工作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不足,但究其根本,其实正是缺乏这样一份为民的信念。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学党史、悟初心、感恩党”主题读书分享活动,我们要悟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坚守这份初心,就必须要树立为民干实事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醒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不只是为稻粱谋,更是为国家谋、为人民谋;要坚守这份初心,就必须要践行为民干实事的信念,具体到我个人,就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确保所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够发挥警醒、教育和挽救的作用。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树立了为民办实事的信念,就能够获得永不熄灭的强大精神力量,就能够在纪检监察事业上走的更稳、行的更远。(海口市纪委监委 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