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2021-07-01 09:42:06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新华社 点击: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实践中,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南昌市委注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重视发展党的统一战线,领导推进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了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南昌确立
基层普选工作全面铺开
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国家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迫切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的。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要求“用普选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替现在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形式”。进行基层普选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3月1日,由毛泽东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实施;随即普选工作在全国逐步推开。5月26日,省委发出《关于选举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市县选举委员会均应如期建立起来,配备较强干部,成立党组,受同级党委直接领导。随后,全省各地进行普选的准备工作,各市县选举委员会办公室普遍建立并正式开始办公。
南昌市委、市政府对普选工作非常重视。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议》和《选举法》的规定以及省委的指示精神,市政府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开展基层普选工作抽调干部的几项决定》,决定成立市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及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抽调273人参加普选工作;决定举办3期干部训练班,学习《选举法》《关于选举法草案说明》及《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等文件。5月28日,市选举委员会成立,孙梯青任主任,侯中和、裘珂、黄立圻任副主任,下设秘书、宣传、人口调查选民登记、监察、总务5个组。其间,市辖各区也相应建立选举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为了摸索普选工作经验,全市进行了普选工作试点。普选工作试点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宣传发动。广泛宣传普选的意义,激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强调选好人、办好事的重要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选举。二是选民资格审查登记。各区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划分选区,并派工作人员直接到各选区指导登记;同时经选举委员会审查,确定有选举权和无选举权的人员。三是协商提出代表候选人,公布候选人名单。四是各选区召开选举大会,投票选出人民代表。
在普选工作试点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市城区各区和市郊农村各区选举工作全面铺开。这次普选,由人民群众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中国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增强了全市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基层人民政权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南昌市第一次基层普选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各区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1954年6月28日至7月5日,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233人,既有中共党员,也有党外人士,还有工农业劳动模范、互助合作运动及其他各方面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大会选举杨尚奎、邵式平、郭光洲、张云樵等35人为出席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
由于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尚未公布,普选后的地方各级政权组织形式也还未确定,这次会议没有选举产生新的市政府,没有选举市政府市长、副市长。直到1955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市人民政府改名为市人民委员会,通过选举,张云樵当选为市长,李文科、杨冶洸、李善元当选为副市长,欧阳明当选为市人民法院院长。
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全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过渡时期结束,标志着全市地方人民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不仅为后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各阶层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在南昌确立
政协南昌市第一届委员会的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该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南昌,1950年3月召开的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决定成立会议常设机构——市协商委员会。市协商委员会是南昌市最早的政治协商机构,也是政协南昌市委员会的前身。市协商委员会成立后,在市委的领导下,直接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的协商和讨论,在恢复与发展工商业、建设新南昌的进程中,在开展土地改革、民主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以后南昌市的人民政协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建立南昌市政治协商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由市协商委员会过渡到人民政协的必要准备。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而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在南昌,1954年6月,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虽不再代行市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它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起着人民代表大会不可替代的作用。1955年2月13日,市三届协商委员会召开第25次扩大会议,作出召开政协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并协商确定政协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至此,市协商委员会完成其光荣历史使命。
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1955年2月18日至19日,政协南昌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人委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85人,代表全市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及其他爱国人士等界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会议选举郭光洲为市政协主席,石少培、王秋心、王德舆、王明选为市政协副主席,孙梯青为市政协秘书长;选出市政协常委28人。至此,南昌市政协组织正式宣告成立。
政协南昌市第一届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全市统一战线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人民政协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市政协对巩固人民政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团结和调动各界人士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广泛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中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南昌市委十分重视开展对各民主党派的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市委在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的作用,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作为统一战线的中心工作,把公私合营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点,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对私营工商业者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在过渡时期各种政治关系的调整中,民族宗教关系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1954年,市委在尊重少数民族信仰和风俗的前提下,真心诚意地开展民族工作,尤其是做好少数民族群众上层人物的工作,通过他们去团结教育少数民族群众。在对待宗教工作上,市委强调信教群众、宗教界人士要与其他公民一样,充分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参加民主选举,参与政权管理。到1956年,全市宗教上层人士均得到了妥善安排。市委、市政府历来对侨务工作非常重视,在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过程中,本着“欢迎接待好、工作安置好、团结教育好、使其安居乐业”的精神,根据归国华侨的文化水平、技术特长、个人自愿,先后对解放前回南昌的115名归侨和1954年由国家事务委员会分配来南昌的274名广东台山华侨学习班学员作了妥善安置,并对一些生活困难的归侨给予了补助。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在整个过渡时期进行得比较顺利。在此过程中,党和政府紧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充分调动他们参加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性,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推进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群众基础。
大事记
1950年3月
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召开,决定成立会议常设机构——市协商委员会。
1953年5月28日
市选举委员会成立,下设秘书、宣传、人口调查选民登记、监察、总务5个组。其间,市辖各区也相应建立选举委员会及工作机构。
1953年8月27日
市选举委员会召开全体普选工作干部大会,至8月底,全市基层普选工作结束,共有23.8万选民参加投票选举。
1954年6月28日至7月5日
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5年2月13日
市三届协商委员会召开第25次扩大会议,作出召开政协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并协商确定政协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至此,市协商委员会完成其光荣历史使命。
1955年2月18日至19日
政协南昌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人委礼堂召开。会议选举郭光洲为市政协主席,石少培、王秋心、王德舆、王明选为市政协副主席,孙梯青为市政协秘书长;选出市政协常委28人。
1955年2月28日至3月4日
南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通过选举,张云樵当选为市长,李文科、杨冶洸、李善元当选为副市长,欧阳明当选为市人民法院院长。
专家观点
写下了时代新的篇章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南昌的历史起点,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特别的感慨,特别的感想。
我们油然想起,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不断地建立革命根据地,努力地创造人民民主的新型国家政权。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正是在这飞跃中,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南昌市政治协商会议应运而生。这是对南昌起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深沉的告慰,这是从南昌起义出发的中国革命的必然结果。
历史就是这样,坚守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自己的初心。历史在历史出发的地方写下了时代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