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倒逼改革
2021-10-15 10:45:43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编辑:蒋健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二期省部级领导干部“拓宽国际视野、深化改革开放”专题研讨班近日举办座谈会。来自中央和地方的16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学员围绕开放倒逼改革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学员们回顾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3年来的开放历程,提出金融领域是开放倒逼改革的鲜活样本。随着中国资本加速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渐紧迫。建立一套同国际接轨的人民币计价、结算和储备机制,重要的还是扩大开放,倒逼国内金融体制机制变革。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汇率市场化方面,应认识到,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是短期困难;长远看,升值增强人民币购买力,有利于国内资本走出去,进而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学员们认为,开放倒逼中国逐步适应国际经贸规则。近年来,中国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的红利逐渐减少。一些国家甩开世贸规则,利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跑马圈地。中国如不加大开放和改革力度,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将面临被动局面。学员们一致认为,中央推出“一带一路”大战略,主导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大力推动周边互联互通、设立丝路基金,结束中韩、中澳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等,这一系列重大举措顺势而为,主动加大开放力度,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在参加座谈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做法是划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有益探索。对企业来说,“法无禁止皆可为”,负面清单之外都是可以拓展的领域。这将大大激发市场活力。而对政府来说,负面清单其实是正面清单,政府哪些要管住,清单上列得清清楚楚。但这并不等于实行“小政府、大市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恰恰是放松政府监管、一味放任市场的恶果。因此,政府必须正确履行职责,更多从事前审批变成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