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宏观审视
2021-08-02 10:16:01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新华社   点击: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始,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包括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在此拟从宏观视角加以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理论与方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首先是关于文化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理论,构成中共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看,影响和制约其文化观及相关方针、政策的主要观点,一是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二是在阶级社会,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党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观点,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突出强调,而是放在其应有的深层理论基础的地位上。另一方面,对于文化在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更科学的认识。审视文化的立足点和视野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其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概念的先后提出。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党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其突出特点是将文化放到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放到世界各民族交往日趋频繁、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上述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的全局性或整体影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关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不能脱离政治,但不能从属于政治。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种领导主要表现为宏观的指导、方向上的把握和引导,变得日趋理性,变得更为科学和富有张力。如不断重申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等。

       再次,由直接办文化到管文化的理念和领导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逐步提出了领导方式由直接办文化向管文化改变;集中精力抓宏观、抓方向,抓队伍建设;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等方针。在这些方针指导下,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靠国家投入),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通过市场做大做强。其间,对“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逐渐正视和认可,突破了过去主要看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框架)的思想指导下,以文艺表演团体、出版和影视为先行军的“转企改制”改革,有力地促进着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将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对文化思潮、文化动向的关注和引导上,并利用体制的优势,通过政府主导的各种基金、奖励、人才工程等,增强主流文化自身的积累和吸引力,以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大方向。

       上述认识和方针,一方面体现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或保障。

      (杨凤城: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