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的深刻内涵
2021-05-12 10:07:41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

       □ 邢诒孔

  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琼崖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揭开了琼崖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竖起了武装斗争的红旗。这支革命队伍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1950年接应配合野战大军渡海作战,最后解放海南岛,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便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谈及湘江战役时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琼崖孤悬海外,远离中央,远离主力,革命的艰苦和困难可想而知。险阻重重,屡遇曲折,在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中,琼崖党组织和人民靠什么夺取最后的胜利?靠的就是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因此,我们说琼崖二十三年革命武装的历程也是理想信念的征程,创造“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奇迹,是琼崖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琼崖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只要革命就会有牺牲。琼崖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幸福生活,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指挥打响琼崖武装总暴动第一枪椰子寨战斗的琼崖特委书记、琼崖讨逆革命军党代表杨善集,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的豪言壮语。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冯平在英勇就义前喊出共产党人的最强音:“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硕勋在海南从容就义前,给妻子赵君陶留下的绝笔,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血,体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郭沫若读到这篇遗书时,慨然写下:“五星红旗是无数志士的鲜血所染成的,硕勋同志的血也在里面煊耀着。捧读遗书,从容就义、慷慨临刑的精神活跃于纸上,使千百代后人见之,亦当肃然生敬。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左券,是训育革命后进的不朽教材。” 可以说,琼崖革命武装斗争二十三年不倒的这面红旗,是琼崖共产党人和革命军民用鲜血染成的。正是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才创造了“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才取得了琼崖革命的伟大胜利。

  实事求是、开拓奋进的精神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和灵魂。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以王文明、冯白驹为代表的琼崖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琼崖革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斗争方针和策略。

  在革命年代,海南斗争环境异常特殊,四面环海,回旋余地狭小,远离中央、远离主力、极少外援,敌我力量悬殊。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琼崖革命虽然也曾遭受严重挫折,但以冯白驹为领导核心的琼崖党组织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懂得了一切从琼崖斗争实际出发、从岛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逐步学会了创造性地、灵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不断把琼崖革命斗争推向前进,最终迎来革命的胜利。

  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在长期斗争中,琼崖党组织对革命和群众的关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这是冯白驹在琼崖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名言。他认为,没有人民的支持,革命就寸步难行,人民才是我们最可靠的保护者。正是居于这样的深刻认识,琼崖党组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从而建立起与琼崖人民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凝集成支撑琼崖革命的伟大力量。

  “山不藏人,人藏人”,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冯白驹在1951年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照耀在海南岛上》一文中一针见血地写道:“离开了广大海南人民对革命的热烈要求、支援与积极参加,那么,海南的革命斗争根本是不可能进行的。”实践一再证明,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更没有“红旗不倒”可言。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无价之宝。琼崖革命斗争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史。1932年年底,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失利,冯白驹率领党政干部和红军指战员100多人转战到母瑞山,野菜充饥、树皮当衣,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与凶残的敌人周旋战斗8个多月,最后剩25人突围,支撑着革命红旗始终不倒。无论是在革命逆境还是顺境,冯白驹都教育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本色,并带头作表率。正是依靠艰苦奋斗,锻炼了革命者的意志和决心,树立起党的光辉形象, 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

  琼崖革命先辈的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当前,正值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自贸港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清海南省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的作风,继续弘扬“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精神,大力提倡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做好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干一件成一件,一茬接着一茬地干,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勇当先锋做好表率,全体海南人民积极参加,党中央赋予海南改革开放新的使命一定能够加速完成,让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作者为原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