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脱贫后的十八洞村
2020-02-05 09:23:23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山青青,路宽敞,十八洞的今天变了样……”这首苗歌如今已成为十八洞村真实写照。

  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这个只有239户、946人,人均耕地0.83亩的苗族小山村,2013年时,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累计136户533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56.9%。

  如今,十八洞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13818元;猕猴桃种植、苗绣、劳务输出、乡村旅游、矿泉水厂五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越来越快。

  今年春节,记者再次走进十八洞村,沿着村里的石板路而上,不一会儿就来到石顺莲家。65岁的石顺莲这几天非常高兴,因为再绣4幅作品,就完成了大客户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的订单。

  石顺莲与4位“绣娘”围在一起,指尖飞舞,飞针走线,没过多久,花鸟虫鱼便跃然“布”上。

  “这些高铁火车头花纹的苗绣产品是中车株机定制的,这是苗绣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开始,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石顺莲笑着说,2014年,当了18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她主动卸任,她想到“苗绣”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里200多名留守妇女的针线功夫个个了得。“何不召集姐妹们发展苗绣产业呢?”石顺莲的想法得到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群众的赞同。当年5月,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石顺莲积极组织培训,主动与湖南工业大学、中车株机等单位对接,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第一年,合作社接到订单价值10多万元,“绣娘”人均收入5000多元。看到苗绣前景不错,在外务工的石志英、杨巧珍、吴正花等10余名村民返乡加入了合作社,就连83岁的杨三妹也拿起了绣花针。几年下来,合作社培养出熟练绣工54名,每年订单价值6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12000多元。

  如今,苗绣产业成为十八洞村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数百件精美的苗绣作品先后20多次参加文博会等活动,成为最受顾客青睐的民族文化产品。

  十八洞村的初春,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争相绽放。村头的山坡上,上百个蜂箱掩映在一片油菜花里,头戴防蜂头罩的龙先兰和妻子吴满金手脚麻利地收拾着蜂箱。

  33岁的龙先兰是个养蜂能手,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然而,2013年以前,龙先兰家还是特困户,破木房摇摇欲坠,连灶台都只是几块土砖堆起来的。

  2014年,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将他作为联系户,帮助他分析穷因,建议他养蜜蜂。龙先兰担心自己没有技术和资金,在扶贫工作队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试养了4箱蜜蜂,当年便收入5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龙先兰来了劲。2015年,他贷款5万元修蜂箱、引进蜂种、扩建蜂场,当年便养殖38箱,产出蜂蜜500多斤,收入“飙升”到6万多元。

  率先脱贫的龙先兰,邀请18个贫困户一起组建了“十八洞苗大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养蜂300多箱,年产蜂蜜4000多斤,产值50余万元。

  47岁的施六金,是十八洞村水厂的一名员工。在村子停车场边,他家3间大木房连着两间偏房一字排开。

  记者走进施六金家,他与妻子吴春霞正围着火炕烤火,两人正有说有笑,火炕上方的房梁上挂满了腊肉,满屋里飘着幸福的“年味儿”。

  “我本是超级‘大剩男’。”说起自己的婚姻,施六金害羞地告诉记者,要不是脱贫致富,自己没想到能娶老婆。

  此前,施六金长年在外打工。2016年年初,他看见村里游客越来越多,便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因为他踏实肯干,为人和善,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年就摘掉了穷帽子。

  2017年10月,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建成投产,施六金把农家乐出租给别人经营,把自家的土地入股村里,到水厂应聘做了装箱机操作员,每月工资4000多元。

  穷帽子是摘了,可“一直没讨得婆娘”这事不仅令他自己揪心,驻村扶贫工作队也没少操心。

  2018年年初,水厂同事给施六金介绍了远在上海打工的花垣县苗族姑娘吴春霞,吴春霞为十八洞村的发展变化和施六金的奋斗精神所感动,两人结为伉俪。

  在十八洞村,像石顺莲、龙先兰、施六金他们一样的奋斗故事还有很多。6年多来,十八洞村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发展当家产业,形成了乡村游、黄桃、猕猴桃、苗绣、劳务输出、山泉水等“旅游+”产业体系,一面鲜红的“精准扶贫”旗帜高高竖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邹太平 通讯员 肖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