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怎样炼成的
2020-01-14 09:22:20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多次遭遇重大挫折甚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但总是屡仆屡起、愈挫愈奋,最根本的在于她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和拥护。正是有了民心这个最重要基础,党才能充分动员深藏于民众中的深厚伟力,在挫折中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民族振兴发展道路,并由此做到无往而不胜。

翻开近代中国历史,救亡图存之道众说纷纭,但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将数亿处于“一盘散沙”状态的民众改造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格公民。很多仁人志士都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们或者行之不得其道,或者悲观绝望、无可奈何。即使像鲁迅这样被称为“民族魂”的伟大思想家,也曾不无愤激地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在共产党人心目中,人民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而是那些意识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充分参与公共事务并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历史正向前进的新型政治主体。晚清以降,直至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末期,所有未经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洗礼的地区,普通民众莫不愚弱卑怯,遇暴敌凌虐、大难临头,唯有引颈受戮、坐以待毙,或四散奔逃、如鸟兽散,从国都南京到边远村镇,概莫能外。而凡共产党人所经之地,民众似乎被施了“魔法”,那些世世代代被欺凌、遭鞭笞、受侮辱的沉默的大多数——农民、店员、手艺人、童养媳,甚至和尚、土匪、逃兵——突然变成了有着明确奋斗目标的人。为了捍卫这个目标,他们敢于和任何敌人进行殊死拼斗,左权、杨靖宇、王二小、刘胡兰,无数为革命牺牲的先烈,都是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称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和“真正的英雄”的那些人。太史公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民族而死的人,死得其所,令人敬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能像女娲炼石补天那样,把千千万万普通人锻造成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革命战士。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改变近代中国面貌的历史,就是一部把中国几亿分散孤立的民众教育锻炼成同心同德的“人民”的历史!
这样的政治奇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做到?原因无它,仅举两点足以解释一切: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瑞金、延安、北京……凡是共产党执政范围所及,总是全心全意和人民站在一起,尽其所能为底层民众服务。从分盐巴、粮食,到减租减息,再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使穷困而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大众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的利益从此便和共产党的政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支持共产党主导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主人。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思想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来指导自身的前进方向,并在实践探索中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以及被写入十九大党章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用先进思想武装人民的头脑,可以说是全面重塑了中国人的社会文化,从灵魂深处改造了中国人,使其迸发出令世人惊叹的生命活力和创造伟力。正如鲁迅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九十七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国运处于历史最低点,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自信迈进,取得了巨大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相信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安徽省泗县纪委监委 刘站 | 责任编辑 陈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