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水上的“监”字,你读懂了吗?
2020-01-13 09:04:54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1月12日晚,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反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如期与大家见面。在正片开始之前,相信不少观众首先就被片头不断闪过的各种“监”字的古字形吸引了目光。其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着光的“监”的甲骨文字形。你知道为什么它要立在水上吗?

  答案就藏在“监”字里。

  监的甲骨文字形为,也存在把左右两边倒过来的写法。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生动的字,左半边表示一个跪坐着的人。猜猜看,古人造这个字是为表达什么意思?

  A.人在照镜子

  B.人在照影子

  C.人在洗脸

  D.人在吃饭

  答案是:B. 人在照影子

  刚刚已经说到,监字的左半边是一个跪坐的人,人头上是一只大眼睛(目),右边是一个器皿。在古代,铜镜出现之前,古人要整理自己的仪容,常常是找一个盆放着水,人俯首弯腰,睁大眼睛,以水为镜,通过水中的倒影来照见自己。“监”就是这一行为的形象表现。

 

  接着来看监字的字形演变。①是金文的形体,人的大眼睛已经移到了“皿”上,这就看得更清楚了。②是小篆形体,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有水,“人”跳到“皿”上,“目”已经伪变成“臣”字,这就符合方块形体的要求了。③是楷书的写法,完全是由小篆演变而来。④是楷书简化字。

  “监”字本义就是“照影子”,只不过这一义项只见于古文。如:“人无水于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意思是:人君不要到水中去照自己的影子,而应当到臣民中去照照自己的影子,意思是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

  以水为镜,临水自照,目的是为了照见自己。认识自己、照见自己、整饬自己,是监字的原有之意。这下你应当清楚片头的“监”字为何立在水上闪光了。

  以水为镜,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别人,因此“监”后来就有了观察的意义,如《诗经·大雅·皇矣》有“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的语句,是说看看四方上下,了解人民的疾苦。后来又引申为监察、监督等。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的官制中表现得极为突出:监是官署名,也是官职名,所担负的职能都与监督、监察、监管有关。比如监军,主要是监督军务,比如监司,是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南朝范晔所著《后汉书·郑孔荀列传》中有载:“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意指在派兵遣将时任命监军一职督察军事,可以避免或减少过失、防止出现问题。

  没有任何一个字的字意能脱离使用它的语境而存在。“监”字在两千年多前引申出了观察、监察的义项,至今仍为我们所常用,离不开监察制度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在历朝历代,监察制度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秦代,皇帝之下设置三个重要官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有“制临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

  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当前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构建国家监察体系,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创制之举:

  它既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萃取了中国2000多年监察制度的智慧——在与监察历史经验的对望中,能更好地看清改革的来路,在对监察历史经验的传承中,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走向;

  它也立足于当今中国国情——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丰富发展,源自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创新,是全面从严治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正如《国家监察》片中所说:“新中国走过了70年坎坷奋进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实现自我净化的制度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探索破解历史难题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人自己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