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龙:行走在刀尖上的“猎毒”能手
2019-09-19 10:29:33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我现在还在外地,准备收网了。”9月17日,当记者再次联系杨成龙时,他正远在外省开展收网抓捕毒贩工作。因为长期在打击毒品犯罪第一线,对他的采访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
“与毒贩较量,不仅仅是勇气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较量。”杨成龙说,为了工作,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报纸上,他们都只能以化名和马赛克形式示人。对于他们而言,这种神秘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工作必须。
在寻找“最美基层民警”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进海口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走近杨成龙,聆听他作为缉毒民警的那些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缉毒故事。
创新情报信息研判
今年39岁的杨成龙,是海口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副大队长。
“很多毒贩白天蛰伏,夜晚出来活动,为了搜集证据,我们的步伐必须要跟他们同步。”杨成龙说,每一起案件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当天上午在海口,下午就会飞往外地。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每次行动前,他们都注重研判技巧,制定多种预案。
2016年8月侦办的一起案件,让杨成龙印象深刻。这是一个10人贩毒团伙,案件中的犯罪嫌疑李某伟是广东雷州人,从当年4月初到7月期间,李某伟多次来往广东徐闻和海口两地,并与海口籍吴某标、吴某清等3人联系密切。
得到这一线索后,杨成龙和专案人员全力展开调查,通过对其生活规律、活动轨迹、人际关系等走访、研判,最终发现李某伟与吴某标等人联系贩卖毒品,且每次数量都很大,以其为中心形成一个贩毒网络。
经过杨成龙与专案人员不懈的努力,查清从李某伟等4人手中购买毒品再进行贩卖的其他5名三线贩毒人员及李某伟的上线宋某达的身份信息。
掌握大量的情况和证据后,收网条件已经成熟。2016年8月13日,专案组派出5个抓捕小组一举抓获宋某达、李某伟等10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海洛因700余克、冰毒3300余克、麻古丸986粒、神仙水5瓶、防真手枪1支、子弹8发等一批涉案物品及作案工具。
海口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大队长吴金峰告诉记者,杨成龙先后总结提炼出嫌疑人虚拟活跃指数研判法、嫌疑人同行关系指数研判法、嫌疑身份虚假指数研判法、二次基础信息采集跟踪研判法等行之有效的研判技巧。不仅缩短研判时间、提高准确性,还有效地利用各类日常工具拓宽情报信息收集渠道。
吴金峰介绍说,从警以来,杨成龙利用情报信息研判系统开展并亲自参与侦破各类贩毒案件108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790余起,缴获各类毒品5680千克、各类枪支37支、子弹396发。其中仅2013年就缴获毒品海洛因117.81千克、K粉约183.09千克、冰毒约155.21千克;2017年仅个案就破获国家管制的精麻二类药品可待因4689千克,屡建奇功。
不顾危险勇抓毒贩
杨成龙中等个头,双眼炯炯有神。身手敏捷的他是海口禁毒一线队伍中的“元老级”人物。
“在缉毒工作中,无论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杨成龙总能做到从容淡定、临危不惧。”海口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民警阿著(化名)向记者回忆起6年前办理的一宗毒品案。
2013年8月,在侦破“2013-302”我省建省以来最大的部督毒品个案中,当广东毒贩林某驾车将50公斤以上的冰毒和海洛因送至海口秀英港时,杨成龙带领专案组民警跟随装载毒品的小轿车。当民警跟随到秀英港外的一个红绿灯处时,刚巧遇上红灯,杨成龙与专案民警分两边向轿车靠近,准备拉开车门控制嫌疑人,却发现车门已经从里面上锁,车内的嫌疑人一看有人向他们靠近,试图逃跑。杨成龙见状,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伸手从车窗处牢牢抓住嫌疑人,副驾驶室的嫌疑人看到这种情况,随即挥拳。车子猛加速倒车,杨成龙的手臂被反卡在窗门,整个人被车辆强行后拖数十米远。紧接着嫌疑人加大油门向前冲,突破封锁,将杨成龙从车窗外甩飞。正当杨成龙准备爬起身时,一辆大卡车从他的身边呼啸而过,差点将其碾压。
说起这个案件,杨成龙心里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特别是每一次案件收网工作都有可能是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危险。”
只盼天下无毒
“禁毒就是把个人安危放在脑后。”杨成龙说,缉毒民警需要经常出入各种场所,把自己打扮得“不像警察”,是每个缉毒民警必备的职业素质。
“在吵闹的闹市,我穿着时髦的T恤,手上拿着烟,眼里却注视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在灰尘漫天飞的工地,我会穿着脏兮兮的工服,卖力干活,却在不经意间寻找案件线索……”杨成龙说,幸亏自己长了一张大众脸,没有什么明显特征,随时可以装扮各种“路人甲”,不容易被毒贩盯上,也给办案提供了帮助。
2012年夏天,禁毒大队获得一条线索,有人要进行毒品交易。为掌握毒贩交易全过程及确认毒贩身份,取得充分扎实的证据,杨成龙装扮成买家朋友与毒贩正面交锋。
“我是阿黑,从澄迈过来帮朋友带点儿‘东西’……”在琼海市某KTV包厢里,杨成龙假扮成买家朋友与毒贩见面后,杨成龙一番“专业”的介绍赢得毒贩的信任。
在掌握了基本情况后,杨成龙借口准备离开。可没想到毒贩起了疑心,一直追问杨成龙是谁介绍来的。
面对这一局面,杨成龙耐着性子,巧妙地与之周旋,最终才得以安全脱身。
作为缉毒民警,遇到这样的事情就像家常便饭。与毒贩周旋斗勇,需要智谋、胆识与耐心。“我们在研究毒贩,他们也在揣摩我们。”杨成龙说,更多的时候,缉毒民警是用自己的胆识和机智化解各种生死危机。
经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杨成龙一步一个脚印,逐步从一名普通侦察员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禁毒战线上的优秀侦察能手。
“禁毒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毒品一日不绝,我们就一直在路上。‘天下无毒’也是我们每一位缉毒民警的理想追求。”杨成龙说。
因工作成绩突出,杨成龙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5次,2012年度被评为“海口市青年岗位能手”;2013年度被评为“海南省十大禁毒标兵”;2019年上半年被评为“禁毒三年大会战阶段性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