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2019-12-23 09:24:28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12月19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涵江区纪委副书记陈德强被任命为区监委副主任,现场进行宪法宣誓。

自2008年起,陈德强在监督执纪一线奋战多年,主办违纪违法案件500余件,给予党纪政务(纪)处分300余人,移送司法机关100余人。2017年10月,陈德强受到福建省纪委嘉奖。

11月20日,时任秀屿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的陈德强接到了调任涵江区纪委的通知。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秀屿区纪委工作了近12年时间。

秀屿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总面积390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一个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市辖区。

“我们这里地方小,熟人多,执纪监督存在一定难度。但无论谁来找陈常委说情打招呼,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秀屿区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宋剑平说。

此前,秀屿区纪委接到举报,称笏石镇某村党支部书记林某景和村委会副主任林某堂两兄弟虚报种粮面积骗取补贴。一天晚上,陈德强回到家中,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听说你们在调查林某景两兄弟?”

林某景的叔叔是陈德强父亲的老领导,二人有着30多年的交情,得知这一案件由陈德强主办后,他登门找到陈德强的父亲,求他帮忙说情。

“再深的交情也不能坏了规矩。”陈德强握住父亲的手,诚恳地说,“您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公正、正派。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秉公执纪是最基本的底线,人情不能与原则画等号,希望您能理解我、支持我。”

此后,他顶住各种压力,挨家挨户走访调查,查实了林某景、林某堂两兄弟伙同其他村干部虚报粮食播种面积,骗取农村综合补贴资金24万余元的事实。最终,二人均受到应有惩处。

“原来他们骗了国家那么多钱,是我一时糊涂,才会答应别人替他俩向你说情。”事情水落石出后,陈德强也得到了父亲的理解。

2018年6月,一则网络爆料在莆田引起轩然大波。爆料者在帖子中写道,埭头镇领导丁高伟等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补选并且不让党员参加村级换届选举。

很快,这则爆料引起了秀屿区纪委监委的注意,陈德强被任命为专案组组长。在初期摸排时,调查人员并未发现丁高伟等人存在违反换届纪律规定的行为,案件查办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这一事件受到舆论高度关注,我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那段时间,陈德强办公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调取书证材料、走访相关当事人、核查该村换届各项程序……又是一轮深入细致的调查,专案组却依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会不会是一次诬告?”陈德强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重新翻看案卷材料后,他果断决定对调查方向进行调整,带领专案组梳理线索、搜集证据,经过层层摸排,埭头镇湖东村的一名党员郑某进入了调查组的视线。

原来,郑某与丁高伟同为湖东村党支部候选人,为求在换届选举中获胜,他不惜纠集他人故意歪曲捏造事实,并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贬损对手名誉。在铁的证据面前,郑某终于交代了自己的问题。2018年8月,郑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我们不但要向诬告者亮剑,更要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查明事实后,在陈德强的推动下,区纪委监委在埭头镇召开了公开澄清通报会。

“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我终于可以挺直腰杆做事了!”会后,丁高伟拉着陈德强的手,感激地说。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秀屿区纪委监委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在陈德强看来,要想让纪检监察队伍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就必须做好新进干部的“传帮带”工作。

2017年5月,秀屿区纪委不断接到关于全区视频监控故障率居高不下问题的群众举报。陈德强专门召集调查人员进行分析研讨:“大家认为此事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时,我们几个都还没看过信访材料,一时答不上来。”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干部林元灿回忆道,“陈常委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指着信访件问道:‘群众反映如此强烈,我们却视若无睹,何谈履职尽责?’”

在陈德强的敦促下,调查组迅速消化了信访材料,并对中标视频设备公司及部分村居进行了摸排走访,收集到了区政法委原副书记、区综治办原主任肖某的一系列违纪违法证据。最终,肖某收受某公司好处费助其中标的问题得到查实,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林元灿看来,陈德强就像是一位严师:“他的要求很高,平日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审查调查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让每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但他也对我们充满了耐心,不论谁来找他请教,他总是会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本报通讯员 林书函 陈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