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时代大国治理》: 翻开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2019-11-26 09:28:57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湖北教育出版社

  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却是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的壮丽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篇章。

  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国治理》,全面阐述了我国的国家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制度优势?如何推进我国的社会治理?如何开辟大国治理新境界?本书对这些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两大奇迹”背后的制度优势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的背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新时代大国治理》第二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的制度优势做了全面深入的阐发,系统而简洁。本书各个章节都讲到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第七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阐释了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对国家治理至关重要,书中有这样一个深刻总结:国家治理体系就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定海神针”,是战胜重重阻碍的定心丸。从绿皮火车到城际高铁,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飞机不够我们飞两遍”到“这盛世如您所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公认。

  在这“两大奇迹”尤其是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背后,不可忽视国家安全体系的保障。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正是《新时代大国治理》修订版增写的重要一章。国家安全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向前推进。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影响国家安全的风险增多。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总体”二字,实际上就是要比传统国家安全内容增加更多的非传统安全要素,使国家安全体系更加完整。我们要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思考新时代的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指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分别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作出许多新的制度安排。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体系性的结构,表现为宏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新时代大国治理》正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重新思考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全书共有九章内容,前三章是总论,包括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点及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以及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第四章到第九章讨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六个具体方面,包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治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这九章涵盖了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系统完整。

  作为一本政治理论著作,本书解析了国家治理中的各个概念、回顾了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从多个维度阐发了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致广大而尽精微,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本书第五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和第六章“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

  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变,意义重大。本书认为,这一改变体现的是党对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管理思维的转变,从社会管控转变为公共治理。“管理”的主体只是政府,而“治理”则强调政府、民众和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概念,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是其基本要求,并且将社会治理体制在党的十九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础上扩展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及其执行能力的基础环节。近些年来,我国基层治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出多种形式的创新机制。在讲到基层治理中的民主建设时,《新时代大国治理》阐释了多个地方的特色做法。这些基层实践探索有力说明了,我们的社会治理是全民参与的治理,我们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出台,是党的历史上首次制定关于党管农村工作的党内法规。它是对党管农村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实现良善的基层治理,必须首先确保党在基层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保证基层社会改革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开放兼容,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治国安邦之大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推进。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治理不可能闭门造车,构建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时代大国治理》第八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开放发展的维度论述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大国治理之道。我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五个维度,即全人类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环境这五大领域的合作共赢和休戚与共。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环境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中国之治”让中国人民和乐安康,也为世界和平繁荣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开辟新时代大国治理的新境界。(作者王浦劬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