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2019-10-25 09:12:11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近日,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优美旋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拉开帷幕,《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等五部作品获此殊荣,从不同角度展现着新时代中国文学欣欣向荣的风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在耳畔回响。五年来,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程和风采。他们坚持摒弃浮躁、深入生活、潜心创造的创作信念,以精品力作为新时代新成就新面貌鼓与呼,使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不断在社会各行各业人们心中充盈,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此次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五位作家发表了各自的获奖感言,他们的创作体悟就生动诠释了这一重要论述精神。《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认为,中国的文化在影响世道人心方面使命重大,他敬畏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牵风记》作者徐怀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顺风顺水全速前进而“深受鼓舞与激励”。《北上》作者徐则臣则通过大运河举目远眺,“打量一个辽阔而古老的中国”。《主角》作者陈彦坦言,“我个人的写作体验反复告诫自己,必须写最熟悉的生活”。《应物兄》作者李洱语言如诗,“他们浓郁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的事迹有如一个寓言,有如史传中的一个章节”。真挚热烈的心声,与气象万千的作品一起,汇成了催人奋进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需要文艺,文艺同样需要人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优秀作品,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为不断传承发展的中国精神培根铸魂,使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精神火炬始终高擎,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蔡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