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三宜
2019-10-25 09:10:54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吾辈初入仕路,眼宜大,骨宜劲,心宜平。勿乘一时意兴,便轻落足,后费洗袚也。顾仆一生拙宦,而教人宦乎。然亦以拙教也。

——《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九《寄李孺德》(明·汤显祖)

译文

我们初入官场之人,眼界应开阔,秉性应刚劲,心态应平和。勿因一时感情用事而做错事,即使轻微,将来必定费力挽救和弥补。我一生不善为官,而教人如何做官,也只是以这种笨拙的方法教罢了。

解读

汤显祖是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诸书。他34岁考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这段话出自汤显祖祝贺学生李孺德考中进士时写的《寄李孺德》一文。

文中提到,为官“眼宜大,骨宜劲,心宜平”。“眼宜大”是说要放眼全局,总揽大局,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骨宜劲”是说要刚正不阿,耿介正直,保持节操;“心宜平”是说要淡泊名利,不摆架子,平等待人。为官“三宜”,汤显祖不仅以此来提醒自己该如何做官,更给后人为官从政提供了行为上的遵循。

眼界宽的人心态亦平和,格局大的人胸襟也宽广,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就能体现出耿直的风骨。纵观历史可知,历代对国家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正直官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气节操守和道德修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对权力心存敬畏。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还要坚守节操,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心。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从古训中不断汲取养分,砥砺前行。

(史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