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过程
2019-10-22 09:29:04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人们常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转化语境去理解,也可以说得知了结果,还要从过程的角度全方位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把握过程,对结果的理解会更加清晰、更为立体、更有价值。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迈出了走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决定性一步,为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审视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艰难困苦,总能让人受到思想震撼和精神滋养。漫漫征途,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人类生存极限。这一路的爬雪山、过草地,历经生与死的考验,锤炼了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而这也成了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的制胜法宝。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一段旅程,每一次尝试,或历经筚路蓝缕的艰辛,或饱尝爬坡过坎的苦涩,或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无论苦与乐、得与失、好与坏,只要身在其中、全力以赴,总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不一样的收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莫不是此理。行万里路的征程,是烈火淬真金般的生动实践。是非对错在这里检验,人生经验在这里收获,“看到”与“做到”有机融合,才真正能够“得到”。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把握过程,享受过程,总结过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终会累积成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青年时期的谭震林担任茶陵工农兵政府主席后不久,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投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一上井冈山,谭震林就经受了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和艰苦的生活考验,并参加了多次实战锻炼。在紧张而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谭震林不断成长进步,一步步学习战略战术,进而指挥打仗,为粉碎敌人的“围剿”做出重要贡献。
把握好过程,就要有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的韧劲。人生每一阶段,从起点到终点,两点成线看似简单,其中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两弹一星”研制之时,我们不仅在技术设备上远远落后,还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这种从零起步的技术探索、从无到有的科学创新,其过程之艰、突破之难,可想而知。但凡在任何一个环节松劲歇脚,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但老一辈科学家们发扬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践中的艰难困苦,迈过去就是海阔天空,退下来则会功亏一篑。只有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把握好过程,就要有向好的学、向高的攀、向强的比的拼劲。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前行中不可能时时处处有人结伴、有人陪同,如何保持精神上的富足、寻找工作上的辅助,可取的方法便是善于取人之长,汲取他人的优点,充实完善自我。1931年,谢觉哉到中央苏区毛泽东同志处工作。一天,他拟了一个会议通知,毛泽东看后竟全改了。谢觉哉问:“为什么我这样不会写了?”毛泽东回答了两个字:“你学!”毛泽东的答复,让谢觉哉对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一方面,他认真学习毛泽东修改的通知;另一方面,他深入思考,弄清读书、写文章应注意些什么,明确自己写作和经验上的不足。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不仅向领导学,也向身边同事学。他一生坚持学习,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把握好过程,就要有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狠劲。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人生道路漫漫,走过的每一段路都可以放在人生的大行程中去考量。如何让走过的路给未来以启示、以指引?唯有总结、反思和改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弘扬这种优良作风,增强本领,提升能力,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应有之力。(孙广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