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1”模式让主题教育触及灵魂
2019-07-03 10:06:50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   点击: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苟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已有一万余名党员干部前往遵义苟坝会议会址党性体检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是该省推进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为抓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贵州省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坚持政治教育与党性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警示教育并重,通过“1+N+1”模式在全省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确保主题教育不走过场,真正入脑入心、取得实效。

两个“1”分别指:在全省层面,运用苟坝会议会址党性体检基地开展党性教育,运用茅台酒专项整治期间查处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袁仁国案等典型案例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在各级各部门层面,分别聚焦本地、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参照省委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的做法,自选主题有针对性开展一次专项警示教育,并按照“一案一整改”要求把问题整改到位。

“N”即结合主题教育确定的专项整治重点,及全省有关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环保等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通报一批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形象的“活教材”。贵州省委以袁仁国案件为典型开展专题警示教育,作为在主题教育中扎实做好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

6月14日,贵州省委用一整天时间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召开“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警示教育会议”,再次严明同一切“靠酒吃酒”、以权谋私等问题做斗争的坚定决心。“袁仁国把茅台酒厂当成自家的摇钱树,大肆攫取不义之财,最终触犯了党纪国法。这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公私分明,有‘边界意识’。”不少干部深受触动,表示要以此为镜鉴,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贵州省纪委监委专门梳理了十二届省委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从8个方面精选出典型案例,编印成典型案例汇编。其中,既有领导干部花巨资打造政绩工程案,也有编造资料搞虚假整改案等。每个方面都从中央要求、省委部署、表现形式、原因分析、案例警示等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

“分门别类地抽丝剥茧,从纪律、制度等层面精准剖析原因,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对照自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同错误思想言行作斗争。”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典型案例汇编作为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的教材,将发放给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推动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

深受警醒、有所触动,关键看整改行动。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贵州省充分利用“一案一整改”机制,通过“三会两书两公开”模式,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督促发案单位用好反面教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为党员干部敲警钟、明底线。同时,针对典型案件“解剖麻雀”,找准“病灶”,推动问题整改、健全有关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把专项整治工作与警示教育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集中治理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效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贵州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邱杰 任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