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与信任
2019-06-26 09:35:38 作者: 编辑:海南网台 来源: 点击:
“我要上访,我要向你们反映问题,看看还有没有为民做主的地方!”前不久,我接到一名举报人的电话。他情绪非常激动,尚未来得及仔细询问反映的具体问题,对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半个多小时后,一位气冲冲的年轻女性走进芦溪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没等我开口,她就连珠炮似地质问:“这样的腐败分子你们管不管?贪污群众征地款,你们说怎么处理……”
“您好,来来来,先喝杯茶,顺顺气,有什么情况慢慢说。”面对她“咄咄逼人”的架势,我赶忙请她坐下来,倒了一杯水,先舒缓一下她的情绪。半杯茶水下肚后,她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想要反映的问题。
原来,信访人林某是芦溪镇更田村村民,跟丈夫长年在外务工,近期返乡后,听家里人说村里在搞征地拆迁,她家里有3.8亩耕地被征收,其中包括附带征收0.2亩边角废地,目前3.6亩的征地补偿款已经到位了,另外0.2亩的边角废地却没有到账,因此,林某认为村干部侵吞截留了她家的征地款。
“请您放心,您反映的问题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们会认真调查。如果您还不放心,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电话。”我向信访人详细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后,作出了承诺。
送走了林某,我立即将这个情况向委领导作了汇报。钱虽不多,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委领导要求我们第一时间会同乡镇纪委进行调查核实。
当天下午,我们到芦溪镇更田村,对问题进行调查,查阅了更田村征地补偿款发放情况。经核查,村委会其实已经将剩余的征地补偿款登记造册,并于近期直接打到相应的村民账户上。因为村里大小事务繁杂,会计在打账时往后延迟了两天。
把情况了解清楚后,按照“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的要求,给信访人一个清楚明白的交代,我们及时与林某取得了联系,到她家当面反馈信访举报件的处理情况。
“小林,你家剩余的征地款到账了吗?”
“到了,到了,上午就到账了。”林某的家人赶紧回答。
“关于你举报的信访问题,对我们的处理情况你是否满意?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向我们反映的?”
“对纪委的信访举报处理情况和工作责任心,我非常满意。其实这次我也是太冲动了,对情况不了解清楚就举报,我当时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纪委的重视,督促村里把征地款发放到位。”在沟通交流中,林某向我们说出了她本次举报的真实目的。
在回访中,林某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夫妻长期在外务工,不能尽心尽力照顾家里,现在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快,她担心村干部会因为自己家中没有青壮年在家而疏忽大意。所以一听到征地补偿款没全部发放到位,拍脑袋想当然地认为是村干部截留了。
“对于违纪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会严肃处理,但也不能冤枉好同志。你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猜测,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举报村干部,举报一定要有理有据、合理合法。”掌握举报人的心理和出发点后,我们一边对林某进行批评教育,一边进行合理引导。
“真是对不起你们了,害得你们来回跑,我以后肯定不乱举报了,回头我还要去跟村里干部道个歉。”一番交谈后,林某羞愧地低下了头。
返程的路上,我认真梳理了从接访到回访全过程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回访时信访人说的一句话让我陷入沉思。“我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纪委的重视。”这背后承载的正是群众对纪委监委的信任和期盼,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信访是扇窗。擦亮这扇窗,展示纪检监察机关的良好形象,更需要我们的耐心、爱心和诚心,接待好每一名信访群众、接听好每一通信访电话、研判准每一条信访线索,带着感情和责任,把群众的利益扛在肩上,把群众心中的疙瘩彻底解开,以自己的“真心”换群众的“交心”。毕竟,没有什么比信任得到回应更让人欣慰。
(罗缟 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