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为官不为”亮剑
2019-06-05 10:03:09 作者: 编辑:海南网台 来源: 点击:
近段时间,基层干部不作为的报道履见媒体,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为官不为”现象如此滋长蔓延,不可麻痹大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整治。
基层干部“为官不为”表面上看是由于政策水平低,能力有限,“不懂干、不会干”导致的,实则政治觉悟低,宗旨意识淡薄,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太平官”庸腐思想在作祟。这种思想在党员干部中有一定的“市场”,这一部分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和“多做多错”的为官之道,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差不多就行了”,不思进取,不愿直面矛盾,面对棘手的问题擅长玩“太极拳”,推脱责任;面对评优表彰,大吹大擂邀功求赏,真可谓“责任一点不担,好处一点不落”。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是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广泛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动,但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仍然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俨然一个“装睡”者,仍然保留着庸政懒政的习性呢!
除了“为官不为”者自身原因外,也侧面表明“为官不为”的问题并不容易整治,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要强化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加强党性锻炼,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要深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实落细,落实到个人,做到权责利明确,便于各尽其职、各履其责,同时也便于捋清各方责任追责问责。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品行兼优、能力突出、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部用起来,把“不吃不占也不干”的庸者和“吃拿卡要”劣者放下去。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倒逼“为官不为”者“为官必为”。
纪检监察机关要擦亮“探照灯”,放大“显微镜”,火眼金睛揪出“为官不为”者,把问责的板子精准地打到“为官不为”者的身子上,打出“血印子”,让其“痛起来”“醒过来”。(万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