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让受处分党员放下包袱再上阵
2016-05-17 15:45:42 作者: 编辑:于尚宾 来源: 点击:
2013年9月,有群众反映环县洪德镇肖关村村组干部集体用公款旅游。环县纪委接到举报后,迅速深入肖关村展开调查。该村账务上一张27200元的学习考察补助发放表引起了调查组的重视。
“韩凤山、黄建民、陈佳岐……”补助发放表上的16个人,每人领取了1700元的补助款,共计27200元,而且领款人都签了字。调查组立即走访相关人员,逐步摸清了来龙去脉。
经查,2013年2月,肖关村党支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用村集体退耕还林结余资金组织全村村组干部共16人赴北京、秦皇岛等地学习考察,每人补助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1700元,超支部分个人自付。2013年2月11日,该村16名村组干部在村党支部书记韩凤山的带领下,以学习考察为名,赴北京、秦皇岛、北戴河、山海关旅游7天,于2月17日返回环县。充分掌握了证据之后,县纪委调查组决定与村支部书记韩凤山见面谈话。韩凤山对公款外出之事坦然承认,但对公款旅游却矢口否认,当调查人员询问到学习考察内容时,却又无言以对。调查人员告诉他,公款旅游属于违纪行为。
“旅游发放补助款是村党支部集体决定的,而且村组干部人人有份,又没有装到我一个人的口袋,要给处分我想不通。”当调查人员谈到违纪要受到党纪处分时,韩凤山感到很委屈。
然而,纪不容情。2013年11月,环县纪委以违反财经纪律规定为依据,给予韩凤山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将违规发放的27200元补助款追缴县财政。
肖关村是连续多年评定的先进村党支部,韩凤山也是有20多年党龄、5年村支部书记经历的村干部。面对纪律处分,一时想不通的他觉得憋屈,脸上无光,决定不干了。
洪德镇党委、纪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做韩凤山的思想工作,帮助他认识错误,放下思想包袱。乡党委书记与他多次约谈,乡纪委认真为他讲解纪律条规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终韩凤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决心改正自己及村班子存在的纪律观念淡薄、党性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以实际行动改变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管理不严的现状,重新夺回昔日的荣誉。
知耻而后勇。韩凤山把纪律处分当作鞭策自己和村班子奋进的动力,从根除村组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顽疾入手,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大力加强村务公开,力求做到村组事务公平、公正、公开。慢慢地,群众的牢骚少了,村上工作也好开展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6月25日,洪德镇肖关村被环县县委评定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一消息让肖关村一班村组干部和韩凤山心头萦绕的“雾霾”散去了,他们也将丢掉的荣誉重新争了回来。(甘肃省纪委 马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