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加强制度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突出重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是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加快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昆明市结合实际,于2008年成立了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采取“上级政策法规具体化、外地经验本地化、本地工作规范化、治理措施特色化”的方式,重点进行制度创新。  据统计,两年多来,共创新制度5054项(含今年正式推进的1233项),其中与反腐倡廉直接相关的164项。  围绕保证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制度创新。一是着力规范行为。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首问首办责任制规定》、《限时办结制规定》等制度,在各级机关推行“五办作风”(对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普遍性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对领导干部实施“一线工作法”(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工作成果倒逼法”(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等。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党风巡查工作办法》、《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行政效能新闻监督制度》等制度,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立项,全程进行跟踪督查。两年多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办理市领导交办批示督办件2120件,完成11500多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督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出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不作为问责办法》、《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被问责领导干部相应组织处理意见(试行)》等25项问责制度。2008年以来,全市共对1322人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进行了问责,其中县处级干部88人、乡科级干部618人、其他工作人员616人。  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制度创新。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久治不愈的难点问题。为此,昆明市加大治理“三公”问题的制度创新力度。在治理公款旅游方面,出台《因公出国(境)学习考察管理办法》,对申请出国(境)学习考察团组实行严格的“廉、政双审”制度,团组出国(境)前必须就出访目的和意义、学习考察项目和活动日程安排等写出报告,报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批,并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其廉洁情况进行审核;学习考察任务结束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外侨办等部门专门组织人员,采取巡视、专项检查、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出国(境)学习考察成果转化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看签订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否“落地”、提出的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是否已经实施等,并由审计部门把干部出国(境)学习考察成果转化绩效列入干部审计的内容,对于违纪违规的将进行严厉查处和问责。治理公款吃喝方面,制定《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暂行规定》,对各级党政机关的接待范围及规格、接待标准及办法、接送和陪同礼仪、宣传报道等进行明确规定;出台《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的实施方案》,严禁领导干部在参加会议、学习、培训期间用公款相互宴请和以同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各种联谊活动名义用公款请客送礼,对违规者严肃处理,所花费用由参与者自负;出台《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从今年7月1日起,在昆明市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等。在治理公车私用方面,出台《严禁公车私用私驾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公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的若干规定》等制度,两年多来已先后对33名公车私用的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在主城四区开展公务用车非货币化试点改革,实行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制度,主城四区党政机关除少数执法、司法机关外,所用公车全部上缴,四个区分别成立区公务交通服务车队,从上缴的920辆公车中优选258辆车作为服务用车,主要用于抢险救灾、公务交通出行等。上缴的车辆除用于组建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和报废外,其余全部公开进行拍卖。今年5月,主城四区分别召开公车拍卖会,共拍卖公车462辆,拍出441辆,拍卖所得1654.98万元,全部上缴国库。  围绕抓好自身建设加强制度创新。一是深入推进派出(驻)纪检监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8月,采取“分类归口、集中派出”的办法,对市级原有58个派出(驻)机构进行重新整合,撤销市级机关纪工委监察局等35个派出(驻)机构,由市纪委监察局新成立14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负责和联系全市117个单位的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后的纪工委监察分局由市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和管理,其“人、财、物”权完全与原驻在部门脱钩。同时,市纪委监察局还制定出台了派出(驻)机构《干部管理办法》、《信访举报工作暂行规定》、《案件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案件审理工作暂行规定》等制度,加强派出(驻)机构管理。二是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纪能力。市县两级纪委均已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明确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除具备《公务员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交流进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采取公开选调的方式进行,且选调的公务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2008年以来,市县两级纪委共公开招录11名公务员,选调75名干部到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市纪委对纪检监察干部始终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先后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等活动;采取以会代训、院校培训、跟班学习、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培训日”活动等措施,切实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执纪能力和水平。2008年以来,市县两级纪委共组织业务培训120多期,培训干部4100多人;组织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培训日”学习140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