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拓展源头防腐领域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着眼“机制+科技”的基本模式,对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削减了事项,行政审批的效能进一步提升。全区原有464项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清理确认保留262项,削减200余项,削减率达43.1%。二是排查了隐患。区政府本级、区直部门和乡镇政府、科室和所站三级行政主体,对照工作职责和行使的行政权力,采取个人自查、科室互查、领导帮查、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找到了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三是防范了漏洞,抵御腐败的预警“篱笆”更紧更牢。各级行政主体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按照“权力制衡”和“风险分散”的原则,制定了单位、科室、个人廉政风险防范责任书,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建立了抵御廉政风险的自控机制。在清理行政权力、编制职权目录的基础上,绘制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使权力运行不因执行人的改变而改变,形成“办事有流程、工作有程序、过程有记录”的运行模式。 推进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是一项政策性、法制性、创新性、开拓性很强的革新工程,在实际工作中,该区做到: 坚持全面防范与重点监控相结合,科学统筹关键节点。重点部位和环节是腐败问题发生的重灾区,更是强化预防的责任区。对此,在建立事前廉政风险评估防范机制、事中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机制、事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控。一是加强对重要行政权力行使的监控。侧重抓了乡科级单位“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管。二是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权力监控。比如在交通系统,加强了路政执法权的监控,对路政处罚这一行政权力,查找了权力过于集中和执法标准不一等廉政风险点,针对风险点,实行了路面执法、卸载、处罚三权分离模式。同时,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细化罚款档次、压缩裁量空间,有效遏制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得了好处不罚款,张嘴一说乱罚款”现象。三是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控。按照一事两方案要求,在制定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同时,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提出风险化解办法。比如在机场路绿化中,制定了人工监察与录像印证相结合的资产认定风险防范措施,使26处违法建筑物迅速浮出水面,节省资金600余万元。通过对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和21个国债项目实施重点监控,保证了国家财产和专项资金的安全。 坚持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发挥电子监控的无穷威力。以北京“邮电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为技术支撑,联合开发电子监控软件,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电子监控系统。 一是实时监察功能。各单位办理人员在办公平台端录入办理事项的详细信息;电子监察端通过联网自动采集,将以上信息“照单全收”,并依据预先设置的每一事项的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收费、时限等多个规范化要素,实现权力运行全程可查可控。 二是预警提醒功能。一方面当承办人员登录办公系统进行业务办理时,系统在控制流程中每个存在风险的节点,自动亮出警示窗口提示。另一方面,监察系统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自动对承办人进行手机短信、邮箱提醒。同时实现分色预警。针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超时办理、超限审批、超越自由裁量等违规行为,进行红、黄、蓝等多种颜色灯预警纠错提醒,并把信息自动上传到业务承办人、主管领导、纪检监察部门或区领导。 三是绩效评估功能。根据各部门受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综合量化绩效评估,生成“成绩单”,变“人考”为“机考”。科学的绩效评估,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能,使电子监察之剑直指“庸、懒”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