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扶贫款竟成了乡村官员的“小金库”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正义网山东2月17日讯(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苏军 庆才) 移民安置款、解三难款、敬老院粮食款……这些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的专项资金竟然成了3名乡官、村官手里的“小金库”。 2月4日,在庄严的法庭上,山东省平阴县原店子乡社会事务办公室(原称民政所)主任甲吉华、会计董德苓和前店子村党支部书记耿宗奇,因贪污、挪用涉农资金接受审判。最终,法院以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甲吉华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其余2人也分别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两年。   黑手伸向移民款   2004年,上级决定将4户21人三峡库区移民落户前店子村。春节后,移民住房开工建设。上级拨付的移民资金(包括基础设施费和生产安置费)由店子乡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保管,前店子村村两委负责移民安置和房屋建设。然而这些负有管理权的乡官、村官,并没有把移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心中考虑的却是为自己捞点“油水”。   工程刚开工,甲吉华就找到耿宗奇,说:“移民来了,事就多了,为了便于工作联系,咱用移民资金为前店子村参与移民工程的村两委干部每人买部手机吧?”耿宗奇欣然同意。他觉得这事不能亏待了乡里的干部,便提议也给甲吉华和董德苓买部手机。最后确定买手机的范围有乡干部2人,村干部3人。过了几天,甲吉华和耿宗奇从移民基础设施费中提取了10000元现金,一起到平阴县城购买了4部手机。因为该村村主任董某事先提出来不要手机,便给他了1300元钱。   移民资金是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买手机的发票不能在移民资金账目中下账,他们就安排建筑商开具了假发票核销。   转眼到了04年年底,前店子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甲吉华和耿宗奇又利用移民款导演了一出贿选的“闹剧”。   这次换届选举竞争比较激烈,预选过后,耿宗奇只排在第3位,村主任董某排在第4位。耿宗奇预感到事情不妙,便到乡里找到甲吉华,说:“这次选举村里有个姓贾的想当村委会主任,又请客又送钱,活动的很厉害,得用移民款活动活动。”甲吉华问:“需要多少钱?”耿宗奇说:“我们商量着送150户,每户100元,确保选民过半数。”甲吉华说:‘行,你办个手续吧。’耿宗奇便打了张15000元的收条,甲吉华在上面签了字,然后找董德苓提出了钱。拿到钱后,耿宗奇联合了村委会成员董某、刘某,分头到群众家里送钱,确保三人都进村委会。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耿宗奇三人贿选的事,第二天就被参加竞选的贾某一方知道了。对方一合计,棋高一着,联合一部分群众罢选了。因为参选群众达不到法定的半数,选举失败了。从那以后该村再没有进行村民委员会选举。这次贿选的15000元花费也由甲吉华安排建筑商开具了假发票核销。   贪心算计敬老院   甲吉华任职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兼任着乡敬老院院长,利用这一职务,他就打起了敬老院老人的主意。   2005年春,甲吉华把上级发给乡敬老院的面粉及节余的小麦卖给了一家私营面粉厂,得款5700多元,安排董德苓不入账另外存放,为个人私吞做准备。同年10月份,因为店子乡即将与孝直镇合并,甲吉华便提前卖了敬老院的5间房屋,得款18000元,也交给董德苓私存。一个月后,乡镇合并开始,有关账目与账面余额要报给孝直镇。甲吉华找到承包前店子村移民工程的曾某,借与曾某结算工程款之机,扣下他18000元工程款,顶上了敬老院卖房款的亏空。此外,甲吉华还安排敬老院的管理人员虚列多项支出套取公款。通过这些手段,共计套取单位公款29778元。   乡镇合并一段时间后,甲吉华见孝直镇已经将账目清算完毕,没有发现他们截留公款的问题,便以到县里办事为由从董德苓那里拿走一万元,用于妻子门市部进货花费。   2007年春节前,董德苓已在合并后的孝直镇经管站任会计,不再负责民政工作,但与甲吉华合谋套取的公款在她手里还有19778元。她便趁到甲吉华家里拜年之机,与甲吉华商议后把钱私分,甲吉华得了2万元,董德苓得了剩余的9千多元。   狠心截留扶贫款   上述所说的甲吉华和董德苓私分的公款中,有一笔是他们截留的解三难款。所谓解三难款,就是解决优抚对象的住房难、生活难、看病难问题的专项资金。对这样的救命款项,二人也敢截留。   据一对烈属夫妻反映,在发放解三难资金时,董德苓把他们二人的名字都列在表上,并让二人都签上字,而其实只发放了一份钱。夫妻二人当时也有点疑惑:“按规定应该付给我们家一份钱,为什么把两人的名字都列在表中了?”还有一户,因为在乡里报销了部分医药费,董德苓便把解三难资金扣下不发。   主任甲吉华大权独揽,为所欲为,作为会计的董德苓也不是省油的灯。2004年1月,店子乡财政所通过社会事务办公室拨给乡敬老院5000元工程款,董德苓从乡财政所领回该笔款后未在民政所记账做收入,将款个人占有。然后通过向平阴县民政局缓报或不报死亡优抚对象的方式,套取优抚资5000元,转拨了敬老院。   另查明,2004年和2005年,甲吉华还分两次将上级拨付的移民安置款和民政专款6万元借给个人从事营利活动。   法院最终认定,甲吉华个人单独贪污10360元,伙同他人贪污44748.15元,耿宗奇伙同甲吉华贪污25000元,董德苓个人贪污5000元,伙同甲吉华贪污19748.15元,遂作出了上述判决。   管理漏洞不容忽视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告诉记者,根据《山东省接收安置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外迁农村移民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对移民资金实行村帐乡管的原则,安置村所使用的移民资金由所在乡镇核算,严禁以拨代报。”由此不难看出,对移民资金的主要管理核算权还在乡镇。然而,原在店子乡任职的有关领导却认为,移民工作由县民政局主管,有关事项民政局直接安排乡社会事务办公室办理,经费也直接拨社会事务办公室的专户,乡里对该项工作不便插手。事实证明, 3名贪官正是利用了管理上的脱节,伸出了贪欲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