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规让“红包”不再“红”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蒋健 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

       为深入推进“三项治理”工作,重庆市印发了《关于收送“红包”、超标准使用公务车、违规经商办企业的纪律规定》(简称“五条规定”),对于加强公务人员的监督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向来敢为天下先,先前的“扫黑除恶”轰轰烈烈,成效显著,后来的“民生十条”,万众期待。现在又大张旗鼓地对这“司空见惯”的小小“红包”开刀,让人眼睛又一亮。  

       据报道,六个月以来,重庆全市公务人员主动上交“红包”5500万元。这只是公务人员主动上交的,没有上交的“红包”还有多少?主动上交的应该是近段时间收受的,那近几年来又会有多少呢?让人不敢想象。可见“红包”问题不小!  

       “红包”本来是过春节时长辈们总喜欢给未成年的晚辈发“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代表对晚辈的祝愿。现在“红包”很“红”,可以说是“红”的发“紫”,人们不管是去哪里办事,怕人刁难,总免不了送个“红包”,以表心意。如若不送“红包”,机关人员可以随意找个借口来刁难你;不送“红包”,医生就可能不给你做手术,甚至把肝门给你缝起来,或把棉球留在手术后的肚子里。。。这样“红包”就由原来的祝愿之意变成了求人办事打发“小鬼”的“贡香”。  

       “红包”问题关乎于干部作风,关乎于党群干群关系,关乎于党的执政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小“红包”折射“大问题”。  

       现在重庆拿“红包”开刀,不准“用公款”派送“红包”,不准公务人员接受“红包”,特别是领导干部如若收“红包”,一律先免职,再作处理,而且还公布了纪委监察局举报电话。这样就堵住了“红包”的主要来源和去向,使“红包”不在流行,让“红包”不再“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