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起“5·12”灾后重建款索贿案追记
2015-07-30 23:41:41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让他们都掏点辛苦费   “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农房损毁严重,全区有805户受灾。   地震发生后,区委、区政府一方面全力抗震减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到160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灾后农户房重建项目,确保灾后群众温暖过冬。   2008年12月,初冬的寒意挡不住灾后农房重建的热情,位于自流井区西南部的仲权镇建设村的受灾户都在忙着打地基、运沙石、砌砖墙,盼望着在新家过新年。   建设村9组村民卢德文的家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被震塌。家境贫寒的他本以为因此灾致贫,幸好,他申请到了政府的灾后农房重建补助款1.8万元,准备年前盖好新房。   让他没想到的是,随后的一个电话却让这美好的愿望蒙上了一层阴影。“喂,是卢德文吗?我是彭维桥啊,你的灾后重建补助款马上就要(发)下来了,我们三个村干部为你办手续可没少跑腿啊,你是不是向我们表示(感谢)个千把元喔?”   12月中旬的一天,村主任彭维桥打来电话。   接到电话,卢德文知道麻烦了,建设村这三个村干部是出了名的“雁过拔毛”的主儿,过去找他们盖个公章,他们都要收辛苦费。   没办法,办手续得他们盖章签字,只能顺着他们的意思。于是,卢德文小心翼翼地在电话中回复道:“彭村长,我家里的情况你是了解的,能不能少点?”   电话那头传来了彭维桥的声音:“算了算了,我晓得你困难,就给600元,不能再少了哈。”   与此同时,其他几户灾民也陆续接到了村书记陈冬才、村秘书杨林贤的电话,通知他们都要掏点“辛苦费”。   慑于他们手中的权力,村民们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心里怒却都不敢吭声。   根据区民政局规定,这次灾后农房重建的申报,须经村委会审核,资金发放也要通过村委会落实。因此,负责建设村灾后农房重建申报工作的陈、彭、杨三人可谓是“大权在握”。   12月上旬的一天,三人在帮助村民跑灾后重建手续的路上,村主任彭维桥提出:“我们三个帮大伙儿跑手续好辛苦喔,是不是该让他们掏点‘辛苦费’啊?”   村党支部书记陈冬才附和:“对呀,每个人怎么也得掏个1000元到2000元的。”村秘书杨林贤也表示同意。于是,三人又进一步合计好如何分工、如何收钱。   随后,三人通过电话,有的干脆当面伸手就硬要,先后要求10户灾后重建户每户给他们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辛苦费”。   为防止部分重建户事后反悔不给钱,同时也为了逃避纪检部门的追究,他们要求村民打“借条”,把索要灾后重建款的职务犯罪行径伪装成“村民还欠款”。   2009年1月16日,是信用社通知领取灾后重建款的日子。在三名村干部的“善意提醒”下,卢德文带着身份证来到信用社取款。   “哎,整整600元啊,这些钱可是我们家2个月的生活费啊!”卢德文愤愤地从刚刚在信用社领取的一沓百元大钞中取出了6张,攥在了手里。随后,他来到信用社旁的巷子里,把“辛苦费”交给了事先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村干部。   “咦,怎么他们也在?”卢德文走出巷子时无意发现,还有几家灾后重建户似乎也和他一样,从信用社取钱后往这条巷子走。“看来掏‘辛苦费’的还不止我一个。”卢德文心想。   的确,其余接到“索要辛苦费”电话的村民领钱之后也来到信用社旁的巷子里,将“辛苦费”交给等候在那里的三名村干部。   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下午4时许,一位50出头,打扮朴素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自流井区检察院的大门旁。   “该不该进去呢?”中年男子反复问着自己。   “进去看看情况再说。”想到这里,中年男子鼓起勇气走进了检察院。来到反贪局办公室,事不凑巧,当天院里进行科室调整,许多干警都在整理文案,打扫卫生。看着检察官都很忙碌,中年男子便走下了楼,来到大门外。   思量再三,已经在门外徘徊了近半个多小时的中年男子又一次走进了检察院。这次他径直地来到了反贪局副局长付云春的办公室。   “同志你好,我想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中年男子说。   “有什么情况你坐下慢慢讲。”付云春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立即将情况通知反贪局长罗成斌。随即,中年男子向罗、付二人讲述了他近日在仲权镇建设村的所见所闻。   中年男子姓李,是该村村民,多年前外出打工便把家搬进了城市。平时周末闲暇无事经常回村串串门,走走亲。春节前,他回到村里与亲戚朋友团聚,无意中听到了村民之间聊   天———“你交了好多钱?他们跟我要了1500元。”“一样的,我给了他们1000多元啊。”老李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该村书记陈冬才、村主任彭维桥、村秘书杨林贤三人竟然趁该村实施灾后农房重建项目的“利好”时机,向灾后农房重建群众索贿的行径。   “这样的村干部,什么钱都敢要,我要去告他们。”了解此事后,老李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随后,他便悄悄地明察暗访,收集了一些证据资料,准备将这些材料交给检察机关。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件事拖不得!”罗、付二人立即将上述情况向分管副检察长和检察长作了汇报。“高检院和省院都曾明确要求,基层检察院要特别重视查办灾后重建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中发生的贪污贿赂行为,这样的案子决不能手软!”   自流井区检察院立即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反贪局干警为成员的办案小组,准备对侵害灾民利益的这三只“蛀虫”下手。   2月9日上午,办案人员先后来到自流井区民政局和仲权镇政府,了解灾后重建项目的申报、验收和救灾款领取、发放的工作流程和方式;身着便装的另几名检察官进入仲权镇建设村,将该村张贴公示的灾后重建款领取人花名册记录下来,与举报人提供的灾民名单领取金额进行比对。   2月10日,办案人员再次来到这个村,找到部分村民,与他们进行交谈,询问有关情况,掌握了村干部索贿的部分证据。   来自各方面的证据表明,举报人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该村村干部涉嫌利用职务之便向“5·12”灾后农房重建户索贿的事实存在,证据充分确凿。   2月12日,三名村干部先后来到检察院接受调查。   从谁身上找突破口呢?   检察官们发现,新任村秘书杨林贤由于心虚,显得焦躁不安。   在第一次讯问过程中,办案的检察官从杨林贤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上看出他非常紧张。于是,办案的检察官便将突破口放在了杨林贤身上。   办案干警利用已掌握的证据,对杨林贤展开了讯问。   索要救济款的40%到70%   “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你和书记、主任向申礼明等灾后重建户索贿的情节和具体金额,你要如实说清你的问题。”“我们知道你是被动地听书记、主任安排,只要你如实向我们说明情况,法律是不会为难你的。”在证据面前,杨林贤终于将他和村书记、主任索贿的细节交代了出来。   随着杨林贤被突破,其他两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供述了他们的索贿事实。   2月13日上午,办案人员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建设村,询问有关当事人。   在建设村村委会办公室旁的一个茶馆里,办案人员被200多名群众围个水泄不通。“连我这样一个残疾人的钱都伸得出手要,我一共才领到2000元,他们就拿走了1400元,你说他们贪不贪?”村民郑成民气愤地说。   “请他们来丈量土地还要收50元辛苦费,还有没有天理?”   检察官们收集完有关证据,已经是下午1点了。“老板,麻烦您随便给我们弄点什么吃的,100元钱行不?”由于该村地处偏远,附近没有餐馆,带队的反贪局局长罗成斌便与茶馆老板商量,解决午饭问题。   “我这里没有餐饮,我自己推了点豆花饭,你们要是不嫌弃,将就吃吧。你们帮我们办贪官,你们吃顿饭算啥子嘛,钱绝对不能收!”茶馆老板答复。   “是啊是啊,莫说请你们吃顿豆花饭,就是请吃一顿大餐我们都愿意。”在场的村民纷纷表示,要请办案人员到家中做客。村民们的深情厚谊让办案干警更坚定了要把案子办好,帮村民讨回公道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村民深入举报的内容与收集到的证据汇总,自2007年12月陈冬才等人上任以来,先后挪用丧葬费和社会抚养费共计4万余元,向残疾人郑成民索要“好处费”1400元,占郑成民领取的困难职工补助和残疾人补助款比例达70%;向灾后重建户索要“辛苦费”1.7万元,索要金额的比例在4%至40%不等,陈、彭、杨等三人分别分到4000元到7000余元不等的赃款。   根据村民们提供的线索和掌握的证据,2月13日下午,该院对三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   案破了,可是灾后重建户被索要的款项还没有追回。“必须马上把款子追回来,及时发还给受灾户”。   接下来的几天,办案人员一边做好案件证据的整理和汇总,一边对陈、彭、杨等三人继续做工作,让他们将索要的钱财退还给村民。   随后几天,三个人的亲属便先后来到区检察院上交了三个人索贿的赃款1.7万元以及挪用的款项。   3月12日,在仲权镇建设村办公室门前悬挂的“仲权镇建设村‘5·12’灾后重建款发还仪式”标语告诉人们,受灾群众终于可以领回他们应得的灾后重建款了。   “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啊。”领回灾后重建款的残疾人郑成民喜极而泣。“你们是好样的,有你们在,我就不怕有贪官再来侵害我的权益了。”村民卢德文高兴地说。   目前,检察机关已对三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受贿犯罪提起公诉,法院即将开庭审理此案。   (文中涉及的群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