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观点:中央部委和各地负责人谈反腐倡廉工作
2015-07-30 23:41:40  作者:  编辑:hkjw_root  来源:   点击:

郭声琨:领导干部要减少应酬多读好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指出,作为领导干部,读书应当是一项基本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充实更新知识的重要方式。领导干部应当在学习上用更大的气力,下更多的功夫,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要用学而不厌的毅力,力戒浮躁、减少应酬,挤出时间看书,如饥似渴阅读;用学而乐思的精神,认真琢磨,反复思量,总结心得,汲取营养;用学以致用的态度,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工作。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认真读书,应当体现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贯穿在我们人生的全过程,领导者读书破万卷,为民执政更能俯首为牛,眼明心亮。 张云川:信访就是一种"信任的访问"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近日说,领导干部特别是信访干部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赤诚之心,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强调,信访就是一种"信任的访问",是群众对我们有关部门能够帮其解决问题寄予的希望。在解决群众诉求方面,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解决好,处理好。对于群众正当合理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及时、妥善解决;对于一些问题暂时还不具备条件解决的,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 王三运:责任是点燃信心和希望的火种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我们的服务职能要继续跟进,政策措施要继续跟上,领导责任要继续跟跑。困难面前,关键时刻,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各级干部都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责任,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首要任务,让肩负的责任追着形势跑,追着目标跑,追着存在的差距跑,追着矛盾和问题跑,切实做到履行领导责任不懈怠、不推诿、不耍滑,用行动给群众作出表率。面对困难和问题,责任是点燃信心和希望的火种。工作中,为什么有的应当解决的问题却一拖再拖,以致拖掉了机遇,拖出了矛盾,拖凉了人心,拖出了群众不满,就因为领导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方晓宇: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在治"权" 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方晓宇说,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地方肢解了政府的权力,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个人利益商品化,用权不担责任、权力不受监督,我行我素,结果不出事才怪。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治"官"、治"权"。治"官"、治"权"实质上也是强调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有权力而无责任,政府便失去存在的价值。同样,用权不受监督,就有可能走到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歪道上去。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就必须建立行政执法依法公开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执行行为评议考核制度,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肖兴威:预防腐败必须解决好"大权独揽" 中央纪委驻国家知识产权局纪检组长肖兴威指出,尽管现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预防腐败,但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在个别地方可能还很严重。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条需要认真思考:一是权力集中的问题,也就是个别地方、个别部门大权独揽。二是监督机制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完美的、完全的有效监督机制。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有效预防腐败就会落空。 方工:姑息特权就是放纵腐败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方工指出,当前,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特权在党政机关中大量存在。但因为特权有满足掌权者私欲私利的好处,却无被当作腐败行为查处的风险,所以,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享受和追求特权成为常态,某些人已经司空见惯、熟视无睹,陷入集体无意识的麻木状态,甚至习非成是,固化为"潜规则",达到了毫无隐讳的程度。对特权放纵姑息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如,对特权的麻木会污染反腐败的政治环境,对特权的习惯会腐蚀廉洁的道德风尚,对特权的姑息会放纵腐败行为,对特权的保护会削弱监督制约。要消除特权思想,必须培养对特权的零容忍意识并完善相关的制约措施。 陈庆立:不是为做官而做官才能跑好人生马拉松 全国人大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庆立指出,如何以工作事业为重,用好手中权力,对党老实忠诚,是作为领导干部、共产党员的必修课。"心正"是事业的基础。心正则事业宽、心正身则正,心正则权力明,权力明则能知荣辱、离诱惑,不使权力用错方向!人的一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对党的事业忠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才能为党和人民创造辉煌的业绩,才能心明、眼亮、脚跟稳,才能不越"轨",不触"电",不踩"雷"。领导干部要明确当官为了什么,不是为做官而做官,而是为做事而做官,为服务人民而做官,只有这样坚持下来,执著到底,才能跑好人生马拉松。 林喆:腐败现象正出现落势化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认为,当前之所以说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新情况,是因为腐败现象出现了新情况。我们强调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充分表明了我党适应形势,加大反腐力度,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当前的反腐力度正在加大并向纵深进展,很多过去不以为然的问题受到了重视。目前,腐败现象出现两个新动向:一是尽管揪出了一些腐败"大鳄",但腐败落势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腐败主体的级别向基层渗透,主要集中在科级干部这一层面上,这部分干部与基层民众直接接触,一旦腐败,直接危害到基层民众的利益,其影响的恶劣程度比起级别高的干部更甚。二是沿海地区的腐败现象比内地突出,说明这些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保持干部队伍的廉洁。 童大焕:治理"小金库"必须先治部门利益化 童大焕撰文指出,造成政府部门"小金库"盛行的根本原因,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政府部门想收什么税费,名头很多;想用什么钱,也不必详细公开账目。治理"小金库",一是从法律、法规、规章等源头着手,遏制住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的冲动之源。一切征税费权力全部收回到人大,都必须经过人大审议并公开讨论。二是实施阳光财政,各级各单位,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详细罗列在阳光下,接受人大审议、公众监督,以此来遏制政府部门自利自肥自我服务的倾向。 仲祖文: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近日,中国人事报上刊发仲祖文的文章指出,"知足"与"知不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哪些方面"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一些干部能力不强、政绩平平,却把名利看得很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过多考虑自己,在个人利益上总是"不知足"。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名利上不应攀比,而在工作能力上则应该提倡"攀比"。这种"攀比"是要与自己的职位要求相比,与能力强的同志比,与其他同志的长处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比。只有比较,才能看清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才能增强危机感,才能激发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 《中国监察》杂志供稿